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与家庭育儿责任分担比重的探讨与推估.pdf

国家与家庭育儿责任分担比重的探讨与推估.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家與家庭育兒責任分擔比重的探討與推估 初 稿 請 勿 引 用 「 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 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 際 學 術 研 討 會 國家與家庭育兒責任分擔比重的探討與推估 ∗ 鄭清霞 摘要 父母生小孩時即有心理準備必須養育孩子,大部分的社會也賦予家庭育兒責 任;但由於社會、經濟變遷等因素,使得我國家庭在執行兒童養育功能遭遇困境, 台灣社會也重新反省國家與家庭在育兒責任分擔的界線,但在規劃未來兒童福利 政策時,有幾個問題必先釐清。國家基於何種理由必須分擔兒童養育的責任,家 庭與國家責任分擔的界線在哪裡?哪些部分國家可以分攤?分擔的程度有多 深?這些問題雖牽涉到理論哲學的思辯,但其答案可能會對後續的社會政策形塑 有深遠影響。再者,目前我國國家負擔兒童養育責任的實際狀況,也是未來政策 規劃的基礎資料。故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探討國家分擔育兒責任的理論基礎; (2)分析我國政府負擔兒童養育責任的現況;(3)初步估計我國家庭與國家兒 童養育責任分擔比重。 ∗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助理教授。 1 國家與家庭育兒責任分擔比重的探討與推估 壹、研究緣起、目的與方法 一、研究緣起與目的 任何一項財貨或服務的「從無到有」可由四個部門單獨或合力完成:家庭部 門、政府部門、商業部門、自願部門,但每個部門所能發揮的功能在不同的面向 有其優勢與限制(鄭清霞等,1995)。兒童的養育也不例外。過去兒童被視為家 庭的私有財,主要由家庭部門來供給撫育兒童的各項財貨與服務。林萬億 (2002) 利用三個變數:人口與家庭結構、家庭資源、家庭關係以及 12 個指標來分析我 國的家庭變遷,發現我國的家庭持續往小型、多元、差異、功能萎縮以及脆弱等 方向轉變。家庭部門的育兒功能受到挑戰,促使我們重新反省國家與家庭在育兒 責任的分擔界線。 台灣地區有偶婦女的勞動參與率由 1983 年的 35.53%上升至 2004 年的 47.84 %1 。就年齡別分析,2004 年 20-24 歲有偶婦女的勞參率為 45.95%、25-44 歲有偶 婦女的勞參率超過六成(61.58%)、44-49 歲也將近六成(56.40%)。就教育程度 別分析,國中及以下的有偶婦女勞參率為 35.65%、高中職 55.07%、大專及以上 者為 66.94%(主計處,2004)。換言之,受到婦女勞動參與率上升的影響,過去 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生活型態,已經逐漸轉變成雙薪家庭。主要家計負責人 (生 產者)的背後,不再是一個以「持家」為其全職工作的「再生產者」,而是另一 個「生產者」,這個兼具「生產者」與「再生產者」角色的通常是已婚女性,無 怪乎 2003 年 15-64 歲就業的已婚婦女除了上班工作之外,每天還得花 4.01 小時 料理家務2 。 其次,台灣地區家戶型態在 1976 年至 2001 年期間出現顯著變化,根據家庭 收支調查資料顯示,單身家戶之比重由 3.16%上升至 10.72%,核心家戶比重由 69.03%下降至 59.79%,其中夫婦同住家戶由 3.42%上升至 12.93%、夫婦及未婚 子女家戶則由 61.73%降至 41.82%、單親家戶由 3.88%上升至 5.04% (鄭文輝等, 2004,附表 6-8)。而三代家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