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编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概述先秦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轫期。上古时期的古代神话,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经》,春秋战国之际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战国中后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在创作方法、艺术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传统。中国诗歌的产生可以上溯到文字产生以前,即文学史所称的诗的原始时代。“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宋书·谢灵运传论》)。远古歌谣如甲骨卜辞、《周易》的筮辞(卦辞和爻辞),以及《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记载的《弹歌》、《礼记·效特牲》记载的《蜡辞》等,直接反映了初民的现实生活和征服自然的愿望,既言其志,又咏其声,亦动其容,将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成为中国诗歌发轫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古代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或谓起源于宗教,实乃起源于劳动。是远古人类通过想象与幻想,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反映着他们解释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诗经》、《楚辞》及《庄子》等古籍,主要收集在《山海经》之中。有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和发明创造神话。运用以己观物、感物、情感体验和隐喻、象征等具体形象的思维特征,表现了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以及反抗精神等民族精神,成为中国文学的宝库和土壤。上古歌谣导引出中国诗歌的最早源头,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前6世纪),即产生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其作品的收集,《国语·周语上》有公卿列士“献诗”说,汉人有行人“采诗”说。关于编订,司马迁首倡“孔子删诗”说。实际上,所献、所采的诗歌,是经周王朝的乐官筛选、整理和加工而编定305首,并依据音乐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通志·昆虫草木略》)。“风”凡160首,有十五国风。“雅”凡105首,有“大雅”31首,“小雅”74首。“颂”凡40首,有“周颂”31首,“鲁颂”4首,“商颂”5首。作者阶层广泛,深刻地反映了五百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等史诗,叙述了周人自始祖后稷出世直至武王灭商的史迹和传说。“国风”的《七月》、《芣苜》、《十亩之间》,“小雅”的《信南山》、《甫田》、《大田》,“周颂”的《载芟》、《良耜》等农事诗,反映了周人农业生活的情状。《邶风·新台》、《鄘风·相鼠》、《王风·君子于役》、《魏风》的《伐檀》和《硕鼠》,“小雅”的《北山》、《正月》、《节南山》等社会政治诗,或抒写对生活的愤懑忧伤,或表达对政治的讥讽赞美。《郑风·溱洧》、《邶风·静女》、《陈风·月出》、《秦风·蒹葭》等情爱诗,或大胆直爽,或温文典雅,歌咏美丽多姿的爱情。《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弃妇诗,控诉了夫权制的罪恶。从而描绘出一轴周代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诗经》以抒情诗为主流,“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善于以简朴的语言,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突出生活侧面,描写具体事物,倾诉心理感受时,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据《诗集传》卷一,“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或直叙其事,如《豳风·七月》,或直接描写,如《郑风·溱洧》,其社会政治诗和情爱诗则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或作修辞意义上的比喻,如《卫风·硕人》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或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和《豳风·鴟枭》。“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或发端,“他物”与“所咏之词”或相关,如《周南·关雎》、《秦风·蒹葭》等烘托氛围,譬喻象征,或不相关如《唐风·山有枢》等只在起韵。这三种手法往往在同一首诗中交互出现。《诗经》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或作平列式,如《邶风·式微》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或作层递式,如《王风·采葛》字词变化而意义、情思亦有添加。《诗经》以四言为主又兼有杂言的诗体形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有浓厚的民歌风味。《诗经》重理智,斥幻想,政治道德色彩浓厚,是北方史官文化的产物。春秋战国之际,北方地区由于经济 、政治及文化发展的诸多因素,“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诗歌的声音衰退了,散文勃兴了,这就是当时产生的将史学、哲学与文学融为一体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早在殷商时期,随着史官文化的发达,历史散文已经发端,甲骨卜辞即是其最早源头。随着书写用具的渐趋便利和文字的不断规范,“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士》)。至西周初期,“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殷商、西周保留至今的文献,即《尚书》、《逸周书》等典籍和铭文中的少数篇章。《尚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商周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舞蹈语言的节奏美.pdf
- 论新时代对舞蹈编导的_苛求.pdf
- 论中国古代的文体学传统_兼论古代文学文体研究的对象与方法_钱志熙.pdf
- 略论徐渭在戏剧文化史上的艺术贡献.pdf
- 美容彩妆应急补救攻略.pdf
- 民办幼教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以重庆市民办幼儿园教师为例.pdf
- 摩梭人家庭婚姻制度的人类学解读.pdf
- 纳人亲属制度的结构与婚姻家庭悖论的终结.pdf
- 女性夏季如何穿衣凉爽又健康.doc
- 平等思维唐曾磊谈沟通--爱情婚姻家庭人生工作学习子女教育.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记忆1(教师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评判1(教师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评判1(学生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圆的概念与垂径定理-能力强化-运用1(学生版)-初中数学中考专项《几何模型密训营》专题突破.pdf
- 2022秋季新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期末知识复习知识梳理知识归纳)(最全).doc
- 2022秋季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知识复习知识梳理知识归纳(全册)(最全).doc
- BIM+VR虚拟仿真实训室场景应用中心建设方案 (最全).doc
- IATF 16949 质量管理体系逻辑链条解读.docx
- IATF 16949 条款4.0 组织环境 专业解析及汽车零部件行业应用.docx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模拟卷(人教版2024,测试范围: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