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2f缺失(I%2fD)多态性研究.pdfVIP

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2f缺失(I%2fD)多态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现为DNA条带的缺失、增加和条带强度的差异.用同样的方法检测不同的肿瘤类型,有的 作者报道68%,58%和100%地检测出肿瘤指纹和正常指纹有差别”’,且指纹条带的多少和具体 条带的差异都没有可比性,除了由于肿瘤本身的特性之外。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没有统一的 标准,造成各研究者的指纹数据没有通用性”1。 肿瘤DNA指纹的改变是通过与正常组织细胞DNA指纹对比而得出的.因此在DNA指纹分 析中正常对照至关重要。目前的研究者大多采用癌旁正常组织和外周白细胞。我们的结果显 示24例肺癌中只有10例表现出肿瘤组织DNA指纹与正常指纹有差别,这一比例较低,除了 跟模板DNA提取有关外。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没有很好地区分也是可能的原因。恶性肿瘤普 遍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这样就容易造成肿瘤和正常组织的混杂。在作DNA指纹分析时可能 表现为正常。外周白细胞DNA指纹是比较好的正常对照,取材也简单方便,但当肿瘤外周转 移时,大量的肿瘤细胞可能会改变作为正常对照的白细胞DNA指纹。我们在实验中就发现两 例标本,白细胞DNA指纹和肿瘤DNA指纹一致,而两例肿瘤都已发生转移,其白细胞的异常 DNA指纹可能是肿瘤转移所致。因此,有学者提出用表皮纤维细胞作正常对照来避免以上的问 题。 在肺癌发生过程中,DNA分子的损伤被认为是先于形态学损伤的”1。伴随化生,发育异常 和原位癌等癌前病变的损伤是随机的,可以向不同年龄、不同部位发展,也可以停留在当前 等级上或消退,因此从形态学等级上不能明确地预测癌前损伤的结果。当前的假设是:不同 阶段的分子损伤可能反映了形态学进展的趋势。我们建立的DNA指纹分析法可以检测不同阶 段癌前损伤的DNA分子改变,希望能够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能够发现癌前损伤发展,停留 或消退的特定指纹,给临床医生对不同等级癌前损伤作正确处理以参考。实验中的第16号标 本良性肿瘤的DNA指纹有较大的改变,我们将继续随访该患者,密切关注该良性肿瘤是否有 恶变的趋势。 本实验中应用ALU.PcR的方法分析肺癌组织的基因组改变,检测到肺癌组织与其对应正 常组织基因组之间的DNA指纹改变是多样性的,未能发现提示预后的特异性的指纹条带。 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缺失(I/D) 多态性的研究 高纯,顾国浩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江苏苏州215006)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S)的重要组成部分.既 可裂解血管紧张素I(AI)转化为具有强烈促血管收缩和刺激醛固酮的肽类血管紧张索Ⅱ(A II),并且可灭活缓激肽以催化其他一些活性肽….ACE可固定于内皮细胞、上皮细胞以及神 经内皮细胞的膜上,也可以血浆、羊膜液或者精液的形式存在.ACE基因位于染色体17q23 上,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第16内含子内存在一个287bp的Alu序列的插入/ 缺失(I/D)多态性“1。研究表明,ACE基因I/D多态性与心血管疾病、IgA肾病等疾病的发 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o“】.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该多态性序列,检测了ACE基因Z/D 多态性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研究汉族人群该位点的遗传多态性.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41例受检者为门诊健康体检者,经I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确认.其中,男性152例,女性 89倒,年龄为19—35岁(平均27±8岁),均为无血缘关系的苏州地区汉族人,排除肝、肾、 内分泌、心脑血管等疾病。 1.2方法 1.2.1模板DNA的制备 1.2.2PCR扩增 PCR反应引物参照文献“3的设计,由上海生工合成,序列为: P1:57一CTGGAGACCACTCCCATC咖CT一3’ P2:57一GATGTGGCCATcAcATTCGTcAGAT一3’ 反应体系为50 200 u1,其中含模板DNAng,TaqDNA聚合酶1.0U,引物Pt、Pz各0.1 55C2min、72%:2min,进行30个循环.最后,72℃延伸10min。 I.2.3电泳及结果判定 取7肛1PCR扩增产物,加入3“l6×载样缓冲液,混匀,上样子2%琼脂糖凝胶IOOV 电泳20min。据DNA梯度分子标志物判定样品基因型。 1.2.4目的DNA片段序列分析 以基因型为D/D、I/I的PCR纯化产物及引物Pz作为测序反应的模板与引物,采用荧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