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pdfVIP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_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1 卷 第 1 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 41 , No . 1 2004 年 1 月 J ournal of Peking Univer sity ( Philo sop hy and Social Science s) J an . 2004 文化交流逆差下的跨文化传播典范 ———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的传播学解读 夏 红 卫 (北京大学 国际合作部 , 北京 100871) 摘  要 : 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晚清中国执教美国第一人戈鲲化跨文化交流的经历进行梳 理 ,展现了戈氏在中美文化交流严重失衡的“文化交流逆差”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成功的交流经验 , 深入剖析戈氏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 ,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 关键词 : 戈鲲化 ; 文化交流逆差 ; 跨文化传播 ( ) 中图分类号 : G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4 (   124 年前的 7 月 ,安徽休宁人戈鲲化 1838 - 国典籍最多、藏书价值最大的哈佛燕京图书馆的 1882) 携妻子和五个年幼的儿女从上海启程 ,搭乘 源头 ;他在哈佛的悉心教学 ,被认为是那里日后成 ( ) 英国“格伦菲纳斯”Glenfinlas 号轮船 ,应美国哈 为世界汉学重镇的最早渊源 。 佛大学聘请前往担任中文教师 。尽管戈鲲化在这 事实上 , 以上这些令人惊叹的跨文化传播成 所美国最高学府执教不到三年 以客死异国而告 果 ,却都是在“文化交流逆差”的窘境和压力下取 终 ,但作为第一位登上美国大学讲台的中国人 ,他 得的。“逆差”,这个经济贸易中表示输入大于输 在 19 世纪后半叶贫弱腐朽的大清帝国受尽西方 出的术语 ,在文化交流中则意味着异文化传入的 列强欺凌的背景下 ,却以显著的跨文化传播自觉 、 数量和质量大于本文化的输出。[2 ] 具体到始于 令人赞叹的交流智慧和技巧 ,成功地向美国精英 晚清的跨文化交流 ,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文化的 文化阶层传播着古老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优 输入 ,远远多于 、强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在空前强 雅”、“幽默”、“安宁沉静”、“老练机智”、“灿烂的笑 大的中西文化交流逆差下 , “西学东渐”是大势主 容”、“人性的完美”———这些都是当时视中国人为 流 , 中学西传则困难重重 。像戈鲲化这样的中国 愚昧、麻木 、封闭的代名词的美国人在与戈鲲化相 文化输出者 、传播者 ,在百多年前中美文化交流极 [ 1] (P334 - 337) 处之后对他的由衷赞美 。 度不对等 、中国文化处于绝对弱势和巨大逆差的 戈鲲化用生命画下句点的美国之行 ,堪称中 困窘状况中 ,面临着何其艰巨的困难 。而他的成 美跨文化传播中的经典案例 :他的学生可以自如 功 ,不仅使我们对其执着努力心存景仰 ,更启发我 地运用被当时的美国报纸称为“古怪精细”的汉 们思考他的传播策略 。

文档评论(0)

guj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