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代文学
秦代文学的概况
第二章 汉代文学总论
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汉代文学的样式嬗变及其分期
1、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
文学的地位即使不如政治、哲学那样显要,至少已经被看作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尽管还不是文学的自觉时代。具体表现之一,是出现了汉赋(又泛称辞赋)这样一种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
2、文学创作的兴盛。
3、作家群体的生成。
①解读文学典籍成为时尚;②兴起献纳辞赋的风气;③汉代诸侯王、天子、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④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⑤游宦的兴盛
4、由浪漫到理性。
5、文人创作和民间创作的互动
一、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
1.赋是汉代文学的主流。
2.汉代的楚辞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大多是摹拟屈原《离骚》、《九章》而作。
3.在叙事散文方面,司马迁的《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式样。班固的《汉书》继承《史记》的体例,并且使之更加完善。《吴越春秋》进一步强化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大量出现的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走向成熟的新文体。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可视为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
4. 汉代产生了新的诗歌样式──五言诗,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并且,七言诗在汉代也开始孕育。
二、汉代文学的分期:
汉代文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时期:
1、自高祖至景帝,是汉代文学的初创期,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
2、从武帝至宣帝,是两汉文学的全盛期,新体赋定型成熟,史传文学《史记》写成,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司马迁等;
3、由元帝到东汉和帝,是两汉文学的中兴期,辞赋创作出现第二次高潮,《汉书》写成,代表作家有扬雄、班固;
4、从安帝到灵帝是汉代文学的转变期,抒情短赋出现,五言古诗成熟,代表作家有张衡等一批无名诗人。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与《史记》的成书
一、司马迁的生平
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
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不是一部赞颂性的书,而是一部批判性的书。司马迁把自己的身世之感、悲愤遭遇融进了许多人物传记的写作中。它既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通史,又是作者带着心灵肉体创伤所作的倾诉——一部饱含作者激情的伟大的文学著作。
三、《史记》的体制
司马迁首创了《史记》的纪传体例,以本纪、书、表、世家、列传统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
本纪,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事”(《太史公自序》),即以编年的形式记叙历代帝王或实际统治者的事迹。是全书的大纲。共12篇。
世家,分述“辅拂股肱”之臣、世袭家族及重要历史人物事迹,共30篇。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不仅记“立功名于天下者”,也记社会各阶层人物以及与华夏民族相依相存的兄弟民族。共70篇。
表,是用表格形式分项列出各历史时期的大事,是全书叙事的补充和联络。共10篇。
书,是天文、历法、水利、经济等各类专门事项的记载。共8篇。
《史记》通过这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历史体系。这种著作体裁被称之为“纪传体”,以后稍加变更,成为历代正史的通用体裁。
第二节 史家之绝唱
鲁迅评司马迁的《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的记事,其时间上起于当时人们所认为是历史开端的黄帝,下至司马迁写作本书的汉武帝太初年间(前104-前101);其空间包括整个汉王朝版图及其周边作者能够了解到的所有地域。真是“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它不仅是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记载,也是司马迁意识中通贯古今的人类史、世界通史。在这个宏大的时空结构中,包涵着从根本上、整体上探究和把握人类生存方式的意图 。
二、《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