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pdf
因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4,中I5,J第37卷第3期
·综述·
2013年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多发性骨髓瘤的
研究进展
耿传营 综述 陈文明 审校
【摘要】2013年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发布r多发性骨髓瘤(MM)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如用于
MM的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的流式细胞术(F【、M)、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血清蚕轻链(HI.L、)检测
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技术(PET/CT)等新型检测技术。根据MM瘤细胞的遗传学异常
进行危险度分层.可针对不同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获得最佳缓解疗效。来那度胺、硼替
佐米、卡非佐米等新型药物的应用.可显著提高MM患者的缓解率;应用序贯自体造血千细胞移植
(AHSCT)与异基因造血-F细胞移植(al[o—HSCT)。可改善MM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拟就本次年会关注
的有关MM监测、危险度分层、治疗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SL、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预后; 药物疗法;造血干细胞移植
Korde等㈠J在Ⅱ期临床试验中,采用卡非佐米+来那
2013年,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American
of 度胺+地塞米松对4l例初治MM患者首先进行诱导
SocietyHematology,ASH)年会共计收集有关多发
治疗,随后采用来那度胺进行2年的维持治疗,分别应
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的临床研究摘要为
用流式细胞术(flow
830篇,其中口头报告为38篇,墙报为93篇。笔者拟
chain
就本次年会所关注的有关MM监测、危险度分层、治 应(polymerase
stemcell 糖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技术(”F~
疗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emission
fluorodeoxyglucose—positron
transplantation,HSCT)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computed
1 多发性骨髓瘤的疾病监测
患者MRD的结果显示,经中位治疗周期为9个周期
随着多种新型抗骨髓瘤药物,高剂量化疗及自体 的诱导治疗后,38例患者可评价疗效。其中63%MM
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HSCT,AHSCT)与异基
goodpartial
HSCT,allo—HSCT)的
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应用,越来越多的MM患者接受治疗后可获得完全缓 (partial
解(completeresponses,CR)。目前,MM患者获得
CR的标准为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数量少于5%,血清
与尿中异常免疫球蛋白(monoclonalimmunoglobulin)
3/8)未检测到异常浆细胞的患者中,1例患者在继续
消失。获得CR患者的预后较好,但仍存在较高的复
接受8个周期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后获得严格意义完全
发风险,这说明患者体内仍存在残留的MM瘤细胞,
缓解(stringentcomplete
提示目前MM患者获得CR的标准并不能客观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04年~2006年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pdf
- 2004~2006年某部队医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调查分析.pdf
- 2005-2008年我院头孢菌素类注射剂应用分析.pdf
- 2005至2008年住院肺结核患者不同年龄组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结果分析.pdf
- 2005~2006年北京地区肠道致病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pdf
- 2005~2008年我院抗微生物药应用分析.pdf
- 2005~2008年我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趋向性分析.pdf
- 2005~2010年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应用分析.pdf
- 2006年深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pdf
- 2006~2008年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