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城市宜居环境优化和建立节约型城市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余庄李保峰
研究课题目录
第一部分武汉市宜居与气候基本条件分析
一. 武汉市宜居基本地理条件分析
二. 研究的边界条件
三. 武汉周边主要湿地对武汉城区的影响
第二部分城市气候改善与宜居环境优化专题研究
一‘.“热岛效应”的研究;
二.武汉城市通风道的研究;
三,武汉市城市居住区布局的研究:
第一部分武汉市宣居与气候基本条件分析
一、武汉市宜居基本地理条件分析
地理条件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现用遥感图对武汉周边地势进行简单分析。
下圄为武汉周边地势图,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市的南部、西部、东北部都有较高的山脉,相对
于武汉市的大通风口(主要是夏季的海洋季风)为西南方向和东南方向。对于冬季来说,武汉市北
面,没有阻挡寒冷西北风的地形屏障,西北风可以长长驱直入,这也是形成武汉市夏热冬冷气候的
原因之一。这也与稍后进行的武汉气象条件的分析一致。
武汉周边山势形成盆地状,大武汉地区周边地理状况,水体极为丰富是最大特点。与别的城市相比
宜居地理条件的分析,与上海,广卅|,南京,杭州和与中部城市郑州,长沙的比较充分说明,武汉
市的宣居条件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别的城市所不具备的改善宜居环境的优势。
二.研究的边界条件
武汉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夏热冬冷、四季
分明。夏季最长为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春秋季各为60天。年均气温17.7℃,1月最低,月
都等地,显示出武汉气候的大陆性。武汉市市区盛夏闷热,白天气温常在37。C左右,夜间也常保持
在30。C左右,极端最大气温为41.3℃,素有“火炉”之称。武汉市风向明显地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冬季以北风和东北,偏北风为主,夏季多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最大风速10.0米/秒(北
风),静风频率为10%。
2.研究的边界条件分析
● 采用武汉市典型气象年的数据;
● 我们在软件中将所有资料输入,并形成风玫瑰;
●湖与江的设置
●蒸发量的设置
3.主导风向分析
3.1风的温度、风速设置
在这次研究中,风在各种条件下设置了不同的值。夏季白天(取正午12:00)的风的温度为
32
为0度,风速为15km/h。
127
3.2应用前述软件及数据资科可以得出下列各主要风向的发生概率。
东南 西南 东北 南风 东风
全天 22 23.7 18.2 9.7 6.9
中午12点 30.5 13.9 25.3 14.2 2.2
晚上2点 23.3 14.7 24.6 7.4 6.2
东南 西北 东北 北风 东风
全天 15.2 14.9 34 9.8 7.1
中午12点 13.2 13.2 21 13.3 7.7
晚上2点 16.1 18.5 30.8 10.6 8.6
4.潮与江的设置
4.1温度设置
●湖水的温度设置:夏季湖水温度设为26度,冬季为5度。
●江水的温度设置:夏天为17度,冬季为9度。
4.2蒸发量设置
●
4.3蒸发量设置的方法
蒸发基的计算包括水砸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以及流域总蒸发量的计算,涉及面比较宽,
方法亦多种多样。器测法是直接运用陆地蒸发器、蒸发池及水面漂浮蒸发器,测定水面蒸发量的方
法。方法简便实用,历史悠久。各地实测资料也较充足,但由于蒸发器的水热条件和天然水面不同,
所以测出的蒸发量需要通过折算,才能转化为天然水面蒸发量。其折算关系为:
E=巾E’
式中,E为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无线光网络安全性研究与其安全体系设计.pdf
- 维药一枝蒿与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研究.pdf
- 现代城市建筑雷电风险评估研究.pdf
- 外源水杨酸对鸭梨果实成熟衰老调控作用研究.pdf
- 小麦种质创新与其利用研究实践.pdf
-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性研究.pdf
- 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的论文.pdf
- 斜坡预结晶M2高速钢半固态坯料的组织与热塑性研究.pdf
- 网络教学实践的研究和反思.pdf
- 现代制造业数字化制造车间框架研究的论文.pdf
- DB3209T 1324-2025户外集体颁证服务规范.pdf
- DB2112T 0001—2025地理标志产品 铁岭大米.pdf
- 《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箱火灾防控装置性能要求和试验办法》.pdf
- DB3209T 1322-2025城市数字底座技术和管理要求.pdf
- DB1508T 171-2025酸枣生态种植技术规程.pdf
- DB4403T 649-2025《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管理规范》.pdf
- DB3209T 1319-2025公共数据平台 数据共享管理规范.pdf
- DB4308T 002.2-2025张家界茶 第2部分:绿茶加工.pdf
- DB3209T 1323-2025政务云建设运维技术规范.pdf
- DB1508T 170-2025酸枣覆膜育苗技术规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