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第三部分 竹林培育与生态保护
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生长规律研究
王波 1 何奇江 1 郑连喜 2
(1.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2.龙游县林业局,浙江 龙游 324400 )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的调查表明:四季竹地下鞭根系统主要集中在 0~
20cm 深的土层中, 为浅鞭系竹种;1~2 年生休眠芽中活芽的比例最多,2~4 年生竹鞭萌发芽
最多,5 年生及以上的几乎没有什么发笋能力。因此在竹林培育管理中主要是搞好0~20cm 土
层工作,使其多发鞭,多出笋,对于5 年以上的竹林要及时挖掉老鞭和竹蔸。
关键词:四季竹;地下茎;生长规律
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 (wen) King f .]为竹亚科少穗竹属竹种,地下茎复轴混生,笋期5~l0
月,竹笋营养丰富,产量高,略有涩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一种夏秋季优良笋用竹种[1] 。由于四
季竹笋期为市场供笋淡季,如能高效培育四季竹林,将会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有关四季竹的报道不多
[2,3] ,我们对四季竹地下茎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为四季竹丰产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龙游县龙游林场,地处东经28°3l′00″~29°20′07″,北纬118°41′51″~119°06′39″,
属中亚热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l7.3 ℃,1 月均温4 ℃~9 ℃,极端低温-11.4℃,7 月均温
28.6 ℃,极端高温41.0 ℃;无霜期261.5 d ,年均降水量1621.9mm,
降水量随季节变化,2~4 月份325~538 mm,占全年的22%~29% ,5~6 月份450~570mm,占全
年的30%,7~9 月份350~500mm,10~12 月份180~240mm ;年蒸发量139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
丘陵地形,土壤类型为山地红壤,pH 值5.5,土层厚度>80 cm,地势平坦。
1.2 调查方法
在试验地中取 1m×2m 的长方形样地3 块,尽量避免有老竹蔸的地方,然后往下挖,每 10cm 为一
层,挖至没有竹鞭为止。将每层所挖得的竹鞭、鞭根及竹根收集起来,待洗净晾干后称其重量。每层的
竹根和鞭根各取100g (不够100g 的全取)作为测定含水率之用,而竹鞭则按年龄分为幼龄鞭、壮龄鞭、
老龄鞭(以鞭色及鞭上侧芽的数量区分)3 个级别。按每层每级别分别量出竹鞭长度,称出竹鞭重量,
数出萌发芽及休眠芽,休眠芽还要记录活芽。各数据取三样方的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竹鞭的分布规律
竹鞭的分布是竹鞭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的综合作用,它反映了该竹种与立地条件的适应程度,是
指导竹林抚育的重要依据。根据四季竹鞭龄与发笋数的关系,可将竹鞭分为幼龄鞭(1 年)、壮龄鞭(2~
4 年)、老龄鞭(5 年以上)。不同年龄竹鞭在土层中的分布见表1。
浙江省重大项目(2006C1208 )和浙江省林业厅一般项目(06A07)资助
作者简介:王波(1981-),男,硕士,主要从事竹类资源利用与开发研究。
300
第四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论文集 第三部分 竹林培育与生态保护
表 1 竹鞭的分布规律
Table 1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amboo rh izome
土层厚 幼龄鞭 壮龄鞭 老龄鞭 合计
度/cm
鞭长/cm 鞭重/g 鞭长/cm 鞭重/g 鞭长/cm 鞭重/g 鞭长/cm 鞭重/g
0~10 457.33±11.31 721.90±13.62 714.26±14.20 1078.12±11.3 770.35±8.26 1012.2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