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提到日程上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记: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改革。第一步,取消省(市)级区试和审定,代之按大生态区(如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等)区试和审定,由国家品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通过审定的品种由国家统一向社会公告。第二步,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种业公司的整合,相应地逐步抬高品种参试和审定门槛,试行审定与登记“双轨制”,最终以品种登记和认定制度取代区试和审定。 把品种审定制度改革提到日程上来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佟屏亚 种子市场放开以后,品种权成为种业老板的热门抢手货,新审定的作物品种售价攀升到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在金钱的诱惑下,突然间冒出了成百上千的育种人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依靠盗窃资源材料,短平快培育组合。育种人员多、参试组合多、审定品种多、市场种子多,这样形成的愈来愈膨胀的怪圈,造成市场品种多乱杂。从表面上看种子市场似乎是一派繁荣兴旺景象,但深层次潜伏着滋生腐败的暗流。到底该卡住哪个环节才能遏制住这个怪圈呢? 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发布40号文件限时对种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而作为种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品种,它的区试和审定工作是否也应该认真进行一次检讨和改革呢? 一个优良品种催生百万千万富翁 品种是种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良品种支撑起一家企业或几家企业,一个热销品种致富成千上万的种业老板和营销商人。经过一段时间市场经济的激烈博弈,种子行业诞生了成百上千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 众所周知,要选育一个玉米杂交种,通常要经过选系、加代、组配、繁育到推广等诸多环节,一般要经过7~8年或更长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与财力,还要凭借育种人员的智慧与谋略。是否能获得成功呢?那不一定。如果再改弦更张,重订方案,又需要一个7~8年。时光无涯,生命苦短,人生能有几个7~8年?从总体来说,获得成功的育种人员毕竟只是少数。 在很长一段时间,受科研体制和机制的束缚,科研人员在“大锅饭”环境下生存,形成“等、靠、要”依赖思想。科研人员努力追求成功,主要是为了获得那个表示科研成果的“红本本”,它的最大好处是有助于评职、调薪、分房子等等,而对所育品种既缺乏推广能力,也缺乏应用于生产的积极性。 随着体制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国家拨给科研单位的经费逐年减少,上级要求科研单位面向市场,以开发养科研,育种人员面临自身生存的压力,开始关注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但科研单位和育种人员存在先天不足:一是缺乏资金,即使育成了新品种,而制种和繁殖受到很多限制;二是育种人员擅长科学研究,缺乏开发和营销的基本技能,迈向市场步履维艰。相反,种子公司长期在“统一供种”政策庇护下,利用育种人员千辛万苦育成的新品种,轻车熟路,轻而易举地获取丰厚的经营利润。 种业市场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种子公司老板认识到,真正占领种子市场的不是种子,而是品种,特别是被审定的新品种备受关注。几年前种子公司购买一个新审定的玉米品种,售价10万元或20万元就算是高价的了,现今的价码已攀升到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 举例来说,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出的玉米新品种郑单958刚刚通过国审,立即有几家大公司老板登门高价求购经销权。再如河南省浚县农科所玉米新品种浚单20,还没有通过审定就已经是“顾客盈门”了。种业大老板有自己的盘算,一个省审或国审品种,头两年若能销售种子100万~200万公斤,每公斤盈利按1~2元计算,轻而易举地就赚回了本钱;以后每年若能销售1 000万公斤,就能获得10倍乃至更多的利润。值!财大气粗的种业老板愿意出百万乃至千万元问鼎国审品种,资金拮据的小公司希图只出个十万八万元捞个地区性品种就知足了。 品种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与其他有形资产相比有4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无法直接、准确地计算它的实际价值。二是随着科技进步,任何农作物品种都会被新品种替代。三是品种权是有“寿命”的,新品种投入市场后,有的可以使用多年,有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快被市场淘汰。四是品种权的市场价值受品种权独占企业的市场营销操作的影响较大,一个好的新品种如果在市场开发中营销操作得当,它的推广速度和推广面积就比较理想,其市场价值就越大;反之,则市场价值就小。而品种垄断的前提是高价购得新品种,基本上是两年收回成本、两年获取暴利、两年准备淘汰“三步曲”。因此可以认为,今后在相当长时期内,随着新品种保护力度加大和品种权地位增强,品种权作为一种珍贵稀缺资源也将长期处于卖方市场。 你知道有多少人在搞育种吗 种子“黄金产业”有利可图,一时间作物育种单位和育种人员遍地开花。除中央、省级育种单位外,地、市、县各级科研和种子公司都青睐育种工作。资力雄厚的大公司纷纷设置科研院所,更多的则是一些基层种子公司,搜罗材料,快速育种。一时间杂交种骤然增多,品种不断翻新。这些新品种又是怎么育成的呢?一是依靠雄厚资金高价购买育种单位的品种专利或合作开发权;二是高薪招聘离退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