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分析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原文】 《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頞——音遏。鼻茎,指鼻根,又称山根。 太阳之脉——指足太阳膀胱经。 承浆——穴在颏唇沟中央,属任脉。 颐——音夷。口角后,下颌部。 大迎——穴在下颌角前1.3寸骨陷中,适当下颌骨斜线部,有面动脉。 颊车——穴在下颌角前,咬肌中。 客主人——即上关穴,当耳前颧弓上缘。 额颅——即前额骨部,在发下眉上处。 人迎——穴在结喉两侧,颈动脉搏动处。 气街——指经络之气通行的径路。此处之气街,是指气冲部,当股动脉搏动处。 胃口——指胃之下口,即幽门部。 髀关——髀音俾。股外为髀。穴在髂前上棘直下,缝匠肌外侧,约平会阴。 伏兔——大腿前正中部,股四头肌隆起如伏兔,故名。 足跗——即足背。 中指内间——“指”通作“趾”。内间指它的内侧趾缝,外间指它的外侧趾缝。 二、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 鼻、目、上齿、口唇、喉咙、乳房;属胃,络脾。 三、主治概要 主治胃肠病、头面五官疾病、神志病、热病、皮肤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四、腧穴 本经腧穴共45穴,起于承泣穴,止于厉兑穴,重点18穴 承泣 ST1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口眼歪斜。 【配伍】配风池、睛明,耳尖放血,主治目赤肿痛。 配足三里、合谷、攒竹、风池,主治眼胞睑外翻及口眼歪斜。 【刺灸法】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不作大幅度捻转。出针时按压针孔,禁灸。 四白 ST2 【定位】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瞤动,近视;口眼歪斜,面痛;胆道蛔虫;头痛,眩晕。 【配伍】.配丰隆、太白、太冲主治目翳,眼睑瞤动,青光眼。配颊车、攒竹、太阳,主治口眼歪斜,角膜炎。配涌泉、大杼,主治头痛目。 【刺灸法】直刺0.3~0.5寸,不可深刺。或沿皮透刺睛明;或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不可大幅度捻转提插。不宜灸。 地仓 ST4 【定位】在面部,口角旁开0.4寸(指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眼睑瞤动。 【配伍】配颊车、巨髎、合谷,主治唇缓不收,齿痛。配颊车、承浆、合谷,主治口噤不开。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迎香、颊车方向透刺。 【应用】地仓透颊车,治疗小儿单纯流涎,有较好效果。针刺地仓透颊车,用电针,治疗面瘫效果均好。 颊车 ST6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中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面肿,痄腮,牙关紧闭。是治疗面瘫的常用穴。 【配伍】配地仓、合谷,阳白、攒竹,有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 配合谷,主治牙痛,颞颌关节炎。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方向透刺。 下关 ST7 【定位】在面部,下颌骨髁突前方,颧弓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主治】耳聋,耳鸣,聤耳;齿痛,口眼歪斜,面痛,牙关开合不利。 【配伍】配听宫、翳风、合谷,主治颞颌关节炎。配颊车、合谷、外关,主治牙关紧闭。配阳溪、关冲、液门、阳谷主治耳鸣,耳聋。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研究进展 1、颞颌关节炎 配颊车、合谷,针刺加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合谷治疗颞颌关节炎;仅在该穴施灸治疗颞颌关节炎;配颊车注射氢化泼尼松龙治疗颞颌关节炎。 2、三叉神经痛 用地塞米松注射此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用氢化泼尼松加普鲁卡因、维生素B12在该穴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针刺该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 3、鼻炎 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治疗113例鼻炎,对常年性鼻炎有较好效果。 头维 ST8 【定位】在头侧部,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流泪。 【配伍】配风池、率谷、合谷、列缺,主治偏头痛,眼痛。 配合谷透后溪、太冲,涌泉,有镇静安神的作用,主治精神分裂症。 【刺灸法】平刺0.5~1.0寸。 研究进展 1、脱发 配百会、风池、通天、阿是穴,穴位注射三磷酸腺苷,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36例,效果良好。 2、眩晕 配印堂、太阳,点刺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治疗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