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进展.pdf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Vo1.28.No.2
。 污水治理 ChinaRe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2010年 2月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闻人银峰 .李 祥
(1.浙江省余姚市环境保护局,浙江 余姚 315400;2.苏州科技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摘要:阐述 了目前生物 除磷机理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 了目前反硝化 除磷 的原理 、作用茵群。并对 目前
在反硝化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几种反硝化除磷工艺进行 比较说 明。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反硝化除磷茵,影响因素 ;新_T-艺
中图分类号 :X7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1008—9500(2010)02—0040-04
Research ProgressofProcesson Denitrifying Deph0sph0rizati0n
WertrenYinfenf,LIXians~
(1.YuyaoEnvironmentalProtectionBureau,Yuyao 315400,China;2.School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 215011,China)
Abstract:Basictheoryofdenitrifyingdephosphorizationandbacteriaoperationwere introduced in thepaper,
andsomenew developedtreatmentprocesseswhichbasedon themechanism ofdenitrifyingdephosphoriztion
weredescribed.
Keywords:denitrifying deph0sphorization;denitrifying phosphorusremovaling bacteria;influencing factors;
new-styletechnics
废水 中的微生物能够同化磷的量极少 。大部分 硝化菌和聚磷菌之间的矛盾。从而可以利用兼性厌
磷不能被微生物直接利用 ,最终 以磷酸盐的形式随 氧反硝化菌在缺氧环境下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
水排出。二级处理出水磷含量常常超 lmg/L,超 出 在过量吸磷的同时实现反硝化脱氮口]。
了排放标准 。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 ,给水产养殖 、饮 NICHOLLS等[3J发现在除磷细菌 中。假单胞菌
用水质量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一般来说,总磷超过 属、气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某些细菌能够在生
0.02mg/L时水体已处于富营养化的状态_1]。因此,世 物脱氮系统的缺氧区完成反硝化反应 。罗宁等…对
界各国对于控制水体 中的磷含量都特别重视。 A:NSBR反硝化除磷工艺中的活性污泥进行分离鉴
反硝化脱氮除磷技术是现阶段污水生物处理 定 ,发现在 A2NSBR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主要
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生物除磷技术认为 : 为假单胞菌属、莫拉氏菌属、肠杆菌科细菌、气单胞
由于反硝化细菌与其进行碳源的竞争 ,从而影响聚 菌属 、不动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葡萄球菌、
磷菌对废水 中磷的吸收。然而 目前的研究表明自然 微球菌属。其 中前 5类菌属 占细菌总数 的79.1%。
界中存在着另一类反硝化除磷菌,这种细菌的发现 周康群 5[3等研究发现在反硝化聚磷一体化系统中
很好地解决了传统生物脱氮除磷所存在的问题 假单胞菌属、副球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义务教育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案 第13课 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三).docx VIP
- 2025年江苏南京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pdf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提纲.docx VIP
- 建筑工程述标(鲁班奖项目超高层框架结构技术答辩).pptx VIP
-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知识培训.pptx VIP
- 《电梯关键部件寿命评估技术规范》.pdf VIP
- 高压氧舱技术的进步与挑战.docx VIP
- 消防考试试题100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价指南.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