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PMC)的组成
(1) 基体
热固性基体(thermosetting matrix):
i) 熔体或溶液粘度低,易于浸渍与浸润,成型工艺性好
ii) 交联固化后成网状结构,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好,但性脆
iii) 制备过程伴有复杂化学反应
热塑性基体(thermoplastic matrix):
i) 熔体粘度大,浸渍与浸润困难,需较高温度和压力下成型,工艺性差
ii) 线性分子结构,抗蠕变和尺寸稳定性差,但韧性好
iii) 制备过程中伴有聚集态结构转变及取向、结晶等物理现象
(2) 增强体
主要有碳纤、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硼纤维等
由于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相容性、浸润性较差,增强体多经过表面处理与表面改性,以及浸润剂、偶联剂和涂复层的使用,使其组成复杂化。
2. 复合材料的结构(structure of composites)
①??? 无规分散(弥散)增强结构 (含颗粒、晶须、
短纤维)(randomly oriented)
②??? 连续长纤维单向增强结构(单向板)(aligned)
③??? 层合(板)结构(二维织布或连续纤维铺层,每层
((不同)
④??? 三维编织体增强结构
⑤??? 夹层结构 (sandwich structure)
⑥??? 混杂结构(hybrid structure)
3. 复合材料的界面
1)界面现象:① 表面吸附作用与浸润
② 扩散与粘结(含界面互穿网络结构)
③ 界面上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范氏力和化学键合力)
2). 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过程
PMC、MMC、CMC等复合材料体系对界面要求各不相同,它们的成型加工方法与工艺差别很大,各有特点,使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十分复杂,理论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增强体表面预处理或改性阶段。
i) 界面设计与控制的重要手段
ii) 改性层成为最终界面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iii) 为第二阶段作准备
(2)第二阶段:增强体与基体在一组份为液态(或粘流态)时的接触与浸润过程
i)??接触—吸附与浸润—交互扩散—化学结合或物理结合。化学结合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浸润过程
ii) 界面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
(3)第三阶段:液态(或粘流态)组分的固化过程,即凝固或化学反应
i) 界面的固定(亚稳态、非平衡态)
ii) 界面的稳定(稳态、平衡态)
在复合材料界面形成过程中涉及:
i) 界面间的相互置换:如,润湿过程是一个固-液界面置换固-气表面的过程
ii)??界面间的相互转化:如,固化过程是固-液界面向固-固界面转化的过程后处理过程:固-固界面自身完善与平衡的过程
3)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特点
i) 非单分子层,其组成、结构形态、形貌十分复杂、形式多样。界面区至少包括:基体表面层、增强体表面层、基体/增强体界面层三个部分
ii )?具有一定厚度的界面相(层),其组成、结构、性能随厚度方向变化而变化,具有“梯度”材料的性能特征
iii)?界面的比表面积或界面相的体积分数很大(尤其是纳米复合材料)界面效应显著:复合材料复合效应产生的根源
iv)?界面缺陷形式多样(包括残余应力)(residual stress),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十分敏感
4)在复合材料未受外力时,界面上仍存在应力或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来源:
①? 增强相与基体相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
②? 相与相之间的弹性系数不匹配,相内的应力分布不均
③ 成型过程中,由高温-室温、由化学和物理变化引起的各组元体积收缩的不同,如:基体固化、聚集态转变、晶相转变等
④ 层合板中,由铺层方向不同所带来的层间残余应力(层合板的翘曲)
流变过程中,组元间的塑性变形差异引起的流变残余应力
?5). 复合材料界面破坏机制(interface failure of composites)
(1)破坏的来源
基体内、增强体内和层面层上均存在微裂纹、气孔、内应力 微裂纹和缺陷按本身的规律发展,并消散能量
(2)5种破坏形式:?i)?基体断裂ii) 纤维断裂iii) 纤维脱粘iv)纤维拔出(摩擦功)v) 裂纹扩展与偏转
复合材料的破坏机制则是上述5种基本破坏形式的组合与综合体现的结果。
6). 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The Interface Theories)
(1)界面设计与控制的概念(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项目负责人安全技术2005年.doc
- 项目负责人安全技术20050405精.doc
- 项目负责人带班检查记录.doc
- 项目负责人的选择.ppt
- 项目负责人法律法规2004年.doc
- 项目负责人任命书.doc
- 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doc
- 项目负责人执业质量考评办法.doc
- 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状.doc
- 项目技术负责人岗位说明书.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