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口腔黏膜病
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
角化相关病变
过度角化(hyperkeratosis):指黏膜或皮肤的角化层过度增厚,临床上为白色或灰白色。
过度正角化(hyper-orthokeratosis):角化层异常增厚,细胞界限不清,胞核消失,形式均匀性嗜伊红染色的角化物,伴颗粒层异常增厚,透明角质颗粒异常明显。
过度不全角化(hyperparakeratosis):角化层增厚,胞核未分解消失,粒层亦不明显。
角化不良(dyskeratosis),也称错角化,为上皮的异常角化,在棘层或基底层个别或一群细胞发生角化。
良性角化不良:可在高度增生的上皮钉突中出现;
恶性角化不良:有时可见胞核,伴有异型性,常见于原位癌和鳞状细胞癌。
上皮增生坏死相关病变
1.上皮异常增生(epithelial dysplasia):指上皮总的紊乱,而个别细胞的改变称为非典型性(atypical),可发生以下变化:(依出现的项目数划分轻中重)
基底细胞变化:①基底细胞极性消失②出现一层以上基底样细胞③核浆比升高;
上皮总体变化:①上皮钉突呈滴状②上皮层次紊乱③上皮个别或成团细胞错角化;
细胞个体变化:①有丝分裂相增加并可见少数异常分裂②浅表1/2出现有丝分裂③细胞多形性④核深染⑤核仁增大⑥细胞黏着力下降。
2.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程序性死亡,是一种由基因调控的程序性细胞自杀过程,为生理性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表现为细胞皱缩,胞质嗜酸性深染,染色质边聚,细胞间失去连接,细胞核碎裂后形成凋亡小体,周围无炎症反应。
糜烂(erosion):上皮浅层破坏,未侵犯上皮全层;可由药物、机械刺激引起,或继发于水疱破溃后。糜烂面一般鲜红,表面平滑而湿润,可有疼痛;上皮细胞增生后可痊愈。
溃疡(ulcer):黏膜或皮肤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凹陷。浅层溃疡破坏上皮层,痊愈后不留瘢痕;深层溃疡可达粘膜下层,愈合后留溃疡。
细胞水肿相关病变
海绵形成(spongiosis):上皮细胞间水肿液集聚,细胞间隙变宽,棘层细胞间细胞间桥拉长或断裂,似海绵,常见于黏膜炎症。
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vaculation and liquefaction of basal cell):基底细胞内水肿,较轻时细胞稍增大,胞浆呈空泡状;严重时基底细胞发生液化溶解破碎,基底细胞排列不齐,基底膜不清。常见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及扁平苔藓等病。
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上皮细胞内水肿,体积明显增大变圆,变浅。常见于病毒性黏膜病。
网状变性(reticular degeneration):上皮细胞由于严重的细胞内水肿,细胞破裂,残存的细胞膜相互连接成网状,网眼内充满水肿液,严重时形成多房性水疱。见于病毒感染的疾患,如疱疹性口炎。
棘层相关病变
棘层增生(acanthosis):棘细胞层较正常增厚,增生的棘细胞不规则,伴有上皮钉突的延长或增宽,多见于白斑。
上皮萎缩(epithelial atrophy):上皮棘层细胞减少导致上皮变薄,主要见于慢性盘状红斑狼疮及扁平苔藓等病。
棘层松解(acantholysis):棘细胞间张力原纤维及黏合物质发生变性断裂和破坏,细胞间桥溶解消失,棘细胞间联系力松弛断裂,严重时可在棘层形成裂隙和疱。多见于天疱疮。
疱(vesicle):黏膜或皮肤内储存液体(浆液、血液、黏液)形成,突出于黏膜呈半圆形;口腔黏膜因经常接受机械刺激疱形成后很快破裂且不结痂;直径超过5mm的疱称为大疱,小的疱(1~3mm)聚集成簇称为疱疹。
棘层内疱:疱在棘层内或基底层上,见于天疱疮和病毒性疱疹;
基层下疱:疱在基底层下,基底细胞变性,上皮全层剥离,常见于黏膜良性类天疱疮。
口腔黏膜病
白斑
【白斑】(leukoplakia)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不能被擦掉;不包括因局部刺激因素去除后可以消退的单纯性过角化(白角化病);属于癌前病变或潜在恶性(3~5%)病变。确定性诊断需排除可疑诱因后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后确诊。
病因:长期刺激,包括:
不明原因(特发性的)的与烟草相关的白斑;
明确局部原因的白色病损,可临时诊断为白色病变待诊。
临床表现:
黏膜表现: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边界清楚,与黏膜平齐或略高于,舌舔之有粗涩感。可分为均质性和非均质型(疣状、颗粒、溃疡);
好发:口腔各黏膜,以颊舌黏膜多见,非均质性恶变几率高,尤以发生于舌腹、舌侧缘、口底的危险度高。
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上皮单纯性增生:良性病变,正角化或不全角化,没有非典型细胞;上皮钉突可伸长且变粗,但仍整齐,基底膜完整;固有层和黏膜下层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上皮疣状增生:见于疣状白斑,上皮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增生,表面过度角化;
上皮异常增生:上皮细胞丧失成熟和分层过程,恶变浅能随异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赢在川大”竞标书 口腔 公管 制造 终稿.doc
- 《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口腔学》之根管治疗.doc
- 【新阳光教育】2012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班招生简章.doc
- 03 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p.doc
- 03五年口腔班外科期中A卷g.doc
- 08年口腔医师考试:口腔内科学习题四.doc
- 08年口腔医师考试:口腔内科学习题一.doc
- 08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学模拟试题.doc
- 09口腔健康.ppt
- 9糖尿病口腔与皮肤.ppt
- 剧本杀行业报告:内容创作规范与剧本市场拓展策略.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区域文化特色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实战案例研究.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拓展路径与模式探索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区域市场竞争态势与品牌差异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区域市场市场细分领域竞争态势与品牌竞争策略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西北市场拓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沙市场发展潜力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长三角市场竞争策略与布局分析.docx
- 医疗行业数据合规:2025年数据安全法实施后的合规监管挑战与应对.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