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兰三!竺兰兰竺竺兰兰!!!二兰兰竺兰兰-267
1990,、—2007
年中国青少年
消费研究发展述评
代 祺(西南交通大学)
方 奕(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
青少年作为一个新兴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消费
行为学等各个学科领域内学者们的关注。一系列的调查结果显示,如今青少年平
均每月的零花钱是2000年的3倍(侯明延:《青少年调查的六大发现》,2006
年11月,第105—106页);“独生子女”的优越地位,也使得他们在家庭的购
物决策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
快,青少年在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方式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
为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各个学科都无法忽视他们的客观存在及其对社会产生的
影响。本文旨在对过去多年来的青少年消费研究做一个梳理和总结,以期为进一
步了解这群特殊的消费群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我国青少年消费研究的基本描述
我们以1990年到2007年为检索年限,将“青少年消费”分别作为关键词、
主题词和篇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进行精确检索,经除去简讯、
快报、报道、消息、书讯、启事等非研究性文献,共查询到相关文章119篇,剔
除内容雷同、作者姓名相同的4篇,获得相关文献共计115篇(2007年的学术文
章仅统计至2月份)。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所研究年份,学界在青少年消
费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
1.各年的研究状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已经彻
底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因此,对于青少年群体的消费理念到消费行
为模式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从表1中可以看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
有关青少年消费的研究逐年升温。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 “八五”期间(1990年
篇,是“八五”时期的近7倍,而且后续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大(见表1)。这表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家庭模式的演变,青少年消费状况和趋向
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表l:各年研究青少年消费的学术论文(%)
200020Cr7
时间 19901999 合计
篇数 7 27 47 34 115
百分比 6.1 23.5 40.9 29.5 100
2.青少年消费研究的学科视角
由表2得知,对青少年的消费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者行为学(29.6%),其次
是教育学(27.O%)、社会学(23.5%)。从各研究阶段学者们采用的学科视角来
看,学者们采用消费者行为学学科视角上升趋势最为明显,而教育学视角的比重
下降得最为显著,其次是管理学;学者们采用社会学、消费心理学、体育学视角
有所回升。
\研究 消费者 消费
教育学 社会学 管理学 体育学 其他 合计
\J寸象 行为学 心理学
研究\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篇 比
阶段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数 例
1990—19942 33.3 l 16.72 33.3O 0 l 16.70 0 0 0 6 5.2
1995一1999l 3.8 ll 42.38 30.9l 3.8 3 11.6l 3.8 l 3.8 2622.6
2000013 28.38 17.45 10.8 l 2.2 2 4.3 0 0 4640.0
20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7B04铝合金铸锭中非平衡凝固共晶相地研究.pdf
- 007高温环境下镁锆耐火砖钒中毒现象地研究.pdf
- 8%2f20us波形冲击下MOV劣化过程中电容量变化地研究.pdf
- 8.1无线传感器网跟踪中地节点选择法研究.pdf
- 8.8用于超文本传输地SIP扩展研究.pdf
- 8.HIV-1病毒的核酸异质性及准种特点地研究.pdf
- 8.茶多酚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地研究.pdf
- 8.世博停车信息服务系统框架的研究.pdf
- 8-氯-3-(4-丙基苯基)-%5b1%2c2%2c4%5d三唑%5b4%2c3-a%5d吡啶的合成和除草活性研究.pdf
- 8种野生宿根地被植物地耐盐性研究.pdf
- 1990年以来中国生态城市设计地总体特征梳理研究.pdf
- 1997-2006年SCI收录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科技论文计量探析.pdf
- 2001年以来舟山海域赤潮及麻痹性贝毒发生情况地研究.pdf
- 2002年夏季北京近地层大气O3垂直分布探析.pdf
- 2004-2005年南昌地区淋病奈瑟菌质粒谱型探析.pdf
- 2004%2f3003梯度复合板地反挤压变形研究.pdf
- 2004年秋季北京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垂直分布初步探析.pdf
- 2005-2006年我国九家教学医院分离地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地耐药监测研究.pdf
- 2005年影响广东的几次强天气过程的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的分析与研究.pdf
- 2005年云南不明原因猝死的家庭与村庄聚集性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