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的发生与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地老虎的发生危害现状 09级植物科学与技术(2)班 0907103026 贺小伦 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又名切根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严重为害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等多种农作物的多食性害虫,据记载可为害36 科100多种植物 , 在我国各省区均有分布。全年以春、秋两季发生较严重,是一种重要的地下害虫[1]。 1.危害特点 小地老虎食性很杂,幼虫危害寄主的幼苗,从地面截断植株或咬食未出土幼苗,亦能咬食植物生长点,严重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在东北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水曲柳、核桃楸等苗木,在南方危害马尾松、杉木、桑、茶等苗木,在西北危害油松、沙枣、果树等苗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开始出现,4 月下旬盛发。成虫羽化后1~2 天开始交尾,3~5 天时最多;6~7 天后进入产卵盛期,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800~2 000 粒。 幼虫具有假死性;幼虫共6龄,3龄前在地面、杂草或寄主幼嫩部位取食,为害不大;3龄后昼间潜伏在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1~2 龄幼虫对光不敏感,栖息在土表或寄主的叶背、心叶里,仅取食幼嫩叶片,形成半透明的白斑或小孔2~3 龄幼虫咬食叶片,形成小孔缺刻;4~6 龄幼虫怕光,白天潜伏在2~3 cm 的表土中,夜间出来为害叶片,在19:00~22:00及天刚亮露水多时为害严重,常在近地面处咬断幼根幼茎,并拖入穴中取食,造成缺苗断垄。成虫夜间活动、交配产卵,卵产在5cm以下矮小杂草上,尤其在贴近地面的叶背或嫩茎上,如小旋花、小蓟、藜、猪毛菜等,卵散产或成堆产,每雌平均产卵800—1000粒[1]。 成虫活动适温为11~24℃,相对湿度为80%~90%,幼虫喜含水量15%~25%的土壤, 土壤含水量在50%以上或5%以下则不易存活。成虫对黑光灯及糖醋酒等趋性较强。老熟幼虫有假死习性,受惊缩成环形。幼虫发育历期:15℃67天,20℃32天,30℃18天。蛹发育历期12~18天,越冬蛹则长达150天。小地老虎喜温暖及潮湿的条件,最适发育温区为13~25℃,在河流湖泊地区或低洼内涝、雨水充足及常年灌溉地区,如属土质疏松、团粒结构好、保水性强的壤土、粘壤土、砂壤土均适于小地老虎的发生。尤在早春菜田及周缘杂草多,可提供产卵场所;蜜源植物多,可为成虫提供补充营养的情况下,将会形成较大的虫源,发生严重。早春气温偏暖、雨水少的年份,发生量多[4]。 参考文献 李颖,孙兴鲁,浦冠勤.小地老虎的发生与综合防治.长江蔬菜.2010,19.36. 袁锋.农业昆虫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汤建国. 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