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对色之活性染料组合染色特征研究.pdfVIP

一次成功对色之活性染料组合染色特征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传化股份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论文集 一次成功对色之活性染料组合的染色特征研究 黄泓璋,陈文政,赖宝昆 (1.永光化学集团,台湾;2朋德国际仓储贸易有限公司,上海) 摘要:由染料的直接性、吸尽率、反应性和固着率等四项指标参数,衡量活性染料的亲和力、反应 力、匀染性、配伍性等染色性能,并以重现性试验设计探讨高一次成功对色率的特征,评估活性染料的 三原色组合;经由车间实染验证,表现极佳的配伍性和重现性,获得良好的匀染同色调之渐进染着上色。 1前言 新印染工艺发展、新纤维出现和印染行业需求不断的变化,促使染料业者必须快速提供可以满足其 着色要求的新型染料。根据染厂的实际经验,使用活性染料进行棉纤维染色,次品染色物中有近80% 是由于头尾异色、色花、重现性不佳、剥色重修等不良印染问题而引起的。这可以从谨慎选择染料的配 伍性,注重对织物吸尽、固着、渗透、移染的一致性,注重不受到染温、时程、盐浓度、浴比等操控变 因的影响方面,而获得重大改善【1.2,3】。 印染行业蓬勃发展的趋势,正朝向加工过程不需采用任何的修正措施,就可以得到”零缺陷”的染 First 色工艺【4】,也就是一次对色工艺(mghtTime,RFT)。对欧美国家的印染业者而言,一次对色的 生产工艺除了提升车间的生产效率外,其中深含之意义为对染料质量的肯定及信任,未来一次对色成功 率的要求必将从现在的70%提升到90%以上;并搭配超低浴比、气液两相式的染色新工艺,达到快速、 经济、环保的效益。 本文将对用在浸染染程的中温型活性染料的特征参数与染色重现性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加强三原色 t0 睁J,并以重现性试验(Robustnesstest)设计,有效衡量活性染料组合从化验室到现场(LabBlllk)的 t0 再现性以及车间批次与批次之间(Batch Batch)的重现性,大大提升一次对色的成功率。 2活性染料的特征参数 衡量活性染料的染色行为特征,首推使用直接性、吸尽率、反应性和固着率等四项指标参数,典型 的SERl0F图形如图1表示。一般而言,直接性(S)太高的染料分子吸附到纤维表面的速度太快,潜 在不匀染的问题,而且由于染料/纤维间的作用力强,染色后未固色的染料分子也不容易清洗;相对地, 直接性低的染料对纤维的吸附力较弱,在未加碱前吸附到纤维的比例偏低,造成加碱后固着效率不佳、 染料水解偏高,但是具有良好的洗净性。提高染料利用率的诉求,就必须考虑到对纤维的优良吸尽率 吸附即很快地反应着色,但如果遇到移染性不佳,就容易发生色花的现象。上述四项指针参数合并移染 470 2013传化股份全国印染行业节能环保年会论文集 性能(Mi刚ion,M【)可以有效讦估染料的染色表现特征嘲,做为筛选染料组合的基础。 图l活性染料的SERl0F曲线 高一次成功对色的三原色拼色组合,主张采用指针参数相近的染料,加碱前染料对棉纤维之同步扩 散与渗透优良,在加碱后染料对棉纤维之瞬染同步吸收,染料分子间不会发生互相阻染现象 (Blocking-e俄ct),染料受到染色流程变异的影响小,因而提升车间实染过程中呈现优良的高匀染、 色等配色,仍可以用操控简便的一般染色流程,得到相当优异的一次对色率。 3实验材料与染色工艺 (1)织物规格:未丝光针织布6克。 (2)染料组合:第一组:C.I.IblctiveYellowl76,Red239,Blue R硝195,Blue221;第三组:C.I.胁ctiveYellowl89,R甜198,Blue RedL=》(,BlueLX。 (3)染色浴比:l:10。 (4)试剂:元明粉60班,纯碱20班。 (5)测色仪:DatacolorSpec仃anashSF450。 (6)染色工艺:本实验的固色温度设定在60℃,浸染染色流程如图2。 图2染色工艺流程

文档评论(0)

cxmckat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