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学校‘学校文化塑造的研究”.docVIP

“‘研究型学校‘学校文化塑造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究型学校‘学校文化塑造的研究”.doc

“‘研究型学校‘学校文化塑造的研究” 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吴江市高级中学课题组 执笔人:李雪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为:研究型学校 学校文化 塑造 研究,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型学校,是指学校全体成员以研究成为一切工作的起点,营造学习氛围,制定研究规程,将教育教学过程看作研究的过程,呈现出“工作即研究,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特点的学校。 文化,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代表着一种“意义形式的历史传承”。这一意义形式既通过符号清楚地表达出来,又内在于我们想当然的信念当中。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及其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学校群体成员的做事方式,是由信仰、价值和传统组成的“内在实体”,是学校成员共享的经验、集体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塑造,本义为用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形象。学校文化借助全体成员用自己的思想意识与行为方式得以呈现,这种文化的形成、呈现和变化的过程,即是一个“塑造”的过程。学校文化在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力,对学校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建设“研究型学校”,在国外得到普遍的认同,许多学者把“研究型学校”看作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多变更特点、具有发展空间的未来学校的基本范式。美国学者Jane Bumpers Huffman Kristine Kiefer Hipp 的《学习型学校的文化重构》一书,对学习型学校的特征和创建条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指出文化对学校个体及“学习型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影响。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正规的教育制度,在办学理念、培训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上均带有它的预设性。取消了这种预先规划与设计,也就从根本上取消了学校教育制度。但无论怎样的预先的规划设计,都有一个结合具体的教育情境加以调整与充实的过程,尤其是课程与教学领域,教育的动态生成性表现得尤为显著。正是基于教育过程的预设性与生成性这一对矛盾。课程专家斯藤豪斯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创造性地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设想。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专业发展;学校必须成为“研究型学校”,才能理顺诸多要素,获得可持续发展。 关于“文化”,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在其名作《原始文化》有颇多具有经典意义论断,为西方广大学者所接受。罗伯特和亨特将已有文化研究定位为四种基本取向:一是着重研究组织共享的规范、信念及价值;二是研究有关组织的故事、语言及传说;三是研究组织的典礼、仪式;四是研究组织中成员的交互作用系统。这四个方面是以价值、信仰和假设等为核心统一起来而形成的文化整体。学校文化,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学校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包含着信念、价值、理解、态度、意义、标准、象征、仪式、典礼和人们所喜好的行为方式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学校中群体成员共有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学校文化既与外在环境有关,也植根于内隐的环境当中。它与学校工作和教育过程有着紧密的关联,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查森认为,学校文化“就是许多个体价值和标准的积聚和融合,是对‘什么是最重要的’的一致性意见;是群体的期望,而不只是个体的期望;是每一个人做事的方式。”DealPeterson认为学校文化是经过一定的时间,由教师、学生、父母和行政人员等一起工作而积淀下来的关于规范、价值、信仰、假定、传统和礼仪等组成的复杂网络系统。这是一条活动着的情感、社会习俗和行为的河流,不断地在学校内部流动着。 在国内,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世纪之交中国学校教育的文化使命》一文指出,走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有超前的文化意识。所谓“超前”,是指学校不但要承担传递人类已有文化的使命,而且要承担构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的新型文化的使命。《人民教育》2006年3—4期合刊推出学校文化专题研究,李希贵的《用制度塑造文化》、沈曙虹的《文化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刘引的《合作:教师文化的发展方向》等文章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看法。 吴江市高级中学作为一所仅有九年办学历史的省四星级重点中学,以“人本化”“校本化”的教育科研为重要支撑,积极开展“研究型学校”的学校特色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成为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首届和第二届吴江市AAA级特色学校。学校“研究型学校”特色建设发展势头良好,特色日益鲜明,学习型组织得到锤炼,“研究”成为全校教师教育工作的一种常态。《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生活教育》、《成才导报》、《苏州教育》等报刊对我校的教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