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盘菌对油菜和向日葵的侵染及其致病性分化研究
李永红王灏 李建厂 王道杰 李殿荣
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大荔715105
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6)deBary]具有十分广泛的寄主范围,它能造成油菜、
向日葵、大豆等油料作物的重大经济损失。在我国,菌核病造成油菜产量常年损失10%~
20%,重病年可达50%,向日葵产量损失可达30%左右(向日葵主产区)。严重影响了油菜、
向日葵的生产。因此,在生产上迫切需要培育抗(耐)菌核病的优良品种。国内外育种工作
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其工作进展与生产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对病原菌致病
力分化,抗源发掘,抗性遗传、抗性鉴定等研究方面仍不够深入系统。李国庆等对不同地域
或不同寄主上来源的核盘菌进行研究认为,不同核盘菌菌株在油菜上的致病性没有质的分
化,绝大多数菌株的致病性很强,差异不明显。HuangH.C和LhE.Garrabrandf等分别在向日
葵和莴苣上发现了产生褐色菌核(tan—sclerotium)的核盘菌菌株,其在存活、萌发和致病性
等方面均不同于产生黑色菌核的核盘菌菌株。Steadman等研究认为,由于苜蓿、大豆、油菜、
向13葵等植物生长习性的不同而存在对菌核病避病性的差异。近年来我们在陕西大荔县的
油菜与大豆、油菜与向日葵的轮作田中发现,核盘菌对油菜和向日葵的侵染很强,但却不侵
染大豆,而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核盘菌对向日葵的侵染很强,但对油菜和大豆的侵染却较轻,
对此我们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以探讨其菌株的特性及致病性分化,为油菜的合理轮作提供
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及来源
油菜上的18个核盘菌菌株均来自陕西大荔。向日葵上的22个核盘菌菌株分别来自陕
西大荔和新疆阿勒泰曾种过油菜的田块。它们均为两地菌核样品的不同单菌核分离物。
1.2培养特性比较
用PDA培养基活化各菌株,取生长活跃的菌丝(琼脂块直径为6mm)移接于含定量PDA
(25ml/iIⅡ-)的培养皿中央,在22%下培养。每8小时测量一次菌落直径,以计算菌丝生长速
度,并观察菌落形态和菌核的产生,重复4次;选择生长特性不同的代表菌株各数个转接于
含定量马铃薯蔗糖培养液中,置23。C下恒温振荡培养,5天后收集菌丝测定菌丝生长量,并
按Bateman的方法测定菌丝产草酸量,重复4次。
1.3亲和性测定
取各核盘菌株的菌丝(琼脂块直径为6mm)两两配对移接于PDA平板上,在22。C下培
养,观察同一菌株或不同菌株的菌丝体间的亲和性,并按1、2、3级分别记录其亲和类型。
核盘菌对油菜和向日葵的侵染及其致病性分化研究 57l
1.4致病性测定
供试的油菜品种有秦油二号、秦优7号、中油821;大豆品种秦豆8号均由陕西省杂交油
菜研究中心提供。供试的向日葵品种G101、F51、F52由陕西省种子管理站提供。采用离体
叶片法测定各类代表菌株对油菜、向日葵和大豆的致病性,每菌株接种25个叶片,重复3
次。在接种后48小时、72小时分别对叶片上的病斑直径进行测量,并以不同作物为类别,
计算其平均值以表示不同菌株对各作物的致病性强弱。
1.5 DNA提取
参照王灏等的方法。在马铃薯蔗糖培养液上培养各代表性菌株(22℃),待菌丝布满液
面后钩出菌丝,用无菌蒸馏水浸洗2次,再用滤纸吸去菌丝上的水分,液氮研磨提取。
1.6 RAPD分析
1.6.1反应体系
ramol/LdNTP
20出的反应体系中含有10×buffer2.O止,2.5 lOmer随
1.Ova,12.5pmol/L
机引物1一,lu的TaqDNA聚合酶,20rig模板DNA。
1 6.2反应程序
分钟。
1.6.3电泳检测
取12山反应产物,与3VJ溴酚兰(含0.25%溴酚兰、40%蔗糖水溶液)混匀,点人含
0.5.g/mlEB的1.4%琼脂糖凝胶中,在5V/m电场强度下电泳1—2小时,取出凝胶,紫外
透射仪上观察照相。并将图谱中各位点扩增条带的有、无分别记为1-.0。
1.7数据分析
各菌株之间的亲和性值和RAPD扩增结果,分别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袁志发教授提供
的多元统计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50709-2011 钢铁企业管道支架设计规范.pdf VIP
- 压力性损伤护理与管理能力提升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感性-洞察及研究.docx VIP
- 三位一体煅烧炉生产无水氟化铝工艺说明 .pdf VIP
- 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护理查房.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PPT课件.ppt VIP
- 2025年航空货运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初中八年级全套体育教案(共36课).docx VIP
- 50045 GBJ45-8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df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