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女”系列新词的语言学思考 《《
“超女”系列新词的语言学思考
岳方遂汪锦绣
安徽大学中文系
“超女”“粉丝”“玉米”“凉粉”“盒饭”“荔枝”“笔迷”等
是近年来频频在媒体上“曝光”的一簇新词,它们借超级女声的
歌喉传遍四面八方,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有的词,如“粉
丝”,已经跨出娱乐界,进入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其传播速度
之快,令人惊叹。
如果说,2005年“超女”的崛起是流行歌坛的一件盛事,
令人眼花缭乱,那么“超女”系列新词的产生则是流行语坛的一
件新事,同样给人以视觉、听觉的冲击,使人产生许多语言学的
思考与联想。
一、何谓“超女
“超女”是个新的缩略语,它的原形词语是什么,人们的看
法不尽相同。
有人说,。‘超女”就是“超级女声”,与“超级男声”相对。
这里的“女”不是指人,而是指“声”,即“女性的声音或声
部”。目前持这种意见的人较多,媒体上也大多是这样使用的。
例如:
据某公司知情人透露,今年“超女”开唱以来,短信投票、
声讯电话投票这两项业务,每月带来2000万元营业额。(《南方
周末》2005/6/2,D27版)
也有人说,“超女”就是“超级女生”,“女”指的是人,是
女性,而不是指“声部”。媒体上也有这种用法,例如:
“超女”们的单纯、直率、天真,以及在残酷竞争中流露的
·】53·
|
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真性,征服了大众。(《南方周末》2005/12/29,A6版)
虽然没有“超女”明星的幸运和大红大紫,15万参加比赛
的“超女”也在2005年体验了一把追梦的快乐。(同上)
“女声”和“女生”读音相同,表意却大相径庭。从语言学
的角度看,以“女”指人比较常见,比较符合缩略的原则和人们
的语感。例如,“女足”是女子足球,“女配”是女性配角,“女
干”是妇女干部,“女监”是女子监狱;再如,卖花女、坐台女、
神女、民女、美女、少女、舞女、哑女……其中的“女”无一不
是指人。而以“女”指“声”,则极为罕见,不太合乎常规。
还有人认为,“超女”既非指人,亦非指声,而是指一档电
视节目,是一个电视栏目的名称。媒体上这种用法也较为常见。
例如:
狗年伊始,一向口无遮拦的宋祖德便跳出来,将矛头指向春
晚和“超女”……要揭“超女”黑幕……(《合肥晚报》2006/2/
10,B8—9版)
“超女”成了天娱公司和湖南卫视的合作项目。曾是节目监
制的夏青,退出了“超女”幕后班底,但仍留在台前,继续担任
“超女”评委。(《南方周末》2005/8/18,A4版)
表面上看,表示栏目的“超女”并没有“声”,如可以说
“看‘超女’’’,而不能说“听‘超女’,但实质上这个“超女”
仍然是“超级女声”之意,这从该栏目的来源可以看出来:
2005年,“超级女声”2.0版重装登场,湖南电视台开始扩
张主办范围,除长沙外,超女的“战略分舵”被延伸至广州、成
都、杭州和郑州。(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南方周末》2005/8/
18,A3版)
一个“超女”,两个原形短语,这在缩略语中并不多见,它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缩略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通过调查,我们还
发现,作为常规的缩略形式,即由“超级女生”缩略而来的“超
女”,使用频率并不高,只在表示参赛选手时偶然用之;而作为
非常规的缩略形式,即由“超级女声”缩略而来的“超女”,则
· 】54·
。超女”系列新词的语言学思考 《
频频在新闻媒体上“曝光”。这和“邮编”之与“邮码”、“家教”
之与“家师”、“女花”之与“女剑”①一样。变异的、不合常理
的简缩有时比规规矩矩、四平八稳的简缩更有生命力,更容易受
到人们的青睐。
这大概就是人们在语言运用中所追求的陌生化审美情趣吧。
二、“粉丝’’的蹿红
在“超女”比赛中,迅速蹿红的新词“粉丝”令人刮目相看。
其实,粉丝原本不是一个新词,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语常
用词,它所表示的是北方的一种细细的、长长的、极为常见的淀
粉食品。
但是,眼下“粉丝”又确实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