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中的“月”意象浅论.pdf
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2期
《诗经》中的 “月”意象浅论
魏丹霞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诗经 ·月出》开创 了我国古代诗歌 以月为意象来喻美人、寄情思的传统,在诗歌 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价
值,对后世的 “月”意象的丰富与深化有着开拓意义,从而使古代诗歌中的 “月”意象有着不同的审美 内涵。
[关键词]诗经;月出;图腾崇拜;月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2—1217(2010)02—0297—02
诗《经》堪称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块光彩夺 目的玉璧,历经 是从描写对象即所怀之人 出发来进行设想,最后一句 的 “劳
三千多年的文化沉淀,其杰作佳什,如吉光片羽 ,弥足珍贵。 心悄兮”、“劳心怪兮”、“劳心惨兮”,则是直抒诗人的感情。
其 “意象”的成功运用成为后代诗歌创作与诗学批评的源头。 诗人的忧思、愁肠 以及进而生发的纷乱如麻的心境都是以前
本文即以 《诗经 ·陈风 ·月出》为例 ,探讨 《诗经》时代 的人们 三句为基础的,都由思念 “佼人”进而幻想她月下的倩影而诱
以“月”为意象来进行诗歌创作的文化蕴涵及其深远影响。 发,佳人可思而不可见,令诗人产生无比的惆怅 ,这正是本诗
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便对 “月”有着特殊的感情,“月”更是 的基本情调 。从意象出发,由象生意,我们可 以细细揣摩诗
文学创作中的典型意象和永恒的主题,用 “月”寄托情思是古 歌的前三句,在诗人的想象中,“佼人”于月下独 自徘徊,她是
诗常用的创作手法,“月”一旦入诗词,便不再是单纯的自然 不是因为苦苦地思念着 自己而难 以成眠?此情此景真可 以
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主观感情的意象。如果追 问什么时候 用 《春江花月夜》中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句
这个冰冷的自然之物开始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并被赋予了 来形容 。
丰富而完满的诗意,在有文字记载的诗歌作品中,《诗经 ·陈 《月出》的意境是朦胧 的。清代方玉润 《诗经原始》说 :
风 ·月出》无疑是最早的例证。这首古诗最先把 “月”从天际 “从男意虚想,活现 出一月下美人”,这评价是极为贴切 的。
拉到了眼前,也是这首古诗让 “月”作为文学的客观观照物而 诗人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思念他 的情人 。也许 因为月
与人们的心灵息息相通 。焦 的 《焦 氏笔乘》云:“《月出》见 总是悬在夜空中,看起来那么孤独与遥远 ,或者也许 因为大
月怀人 ,能道意中事 。太 自 《送祝八》若‘见天涯思故人 ,浣溪 地上 的一切事物都被它普照着 ,月与人 的距离显得是那么的
石上窥明月’,子美 《梦太 白》落‘月满屋梁 ,犹疑见颜色 ’,常 不可靠近,因此月下怀人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旷远的。作者
建 《宿王 昌龄隐处》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王 昌龄 送《冯 所怀之人 ,此刻也许与诗人天各一方 ,在这朦胧月光 的衬托
六元二》‘山月出华 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 比故人 ,豁然展心 下,又仿佛近的可 以触摸 的到,但是却只是诗人 的幻想 。诗
悟’,此类甚多,大抵出 自 《陈风》也 。” 人在虚拟 的形象中看到她在月下姣好 的容颜 、婀娜 的倩影 ,
由此可见,在诗经时期,古人 已经将许多美好 的情感倾 她在月下踟蹰,时而分明,时而模糊,整篇诗的意境是朦胧
注在月亮上,诗《经 ·陈风 ·月出》堪称古代诗歌中 “月”意象 的,隐约的,若有若无、时近时遥的,给人一种惝恍迷离之感 ,
的雏形。此后望月怀人的诗篇积案盈箱,每首诗都有 自己独 进而形成一种求之不得、挥之不去的缺憾之美,而这种美感
特 的意境与情调 ,但是不管它们如何变换着审美视角、表现 贯串了诗的全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
形式与语言风格 ,都会 围绕着一种意境与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