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34’2007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研讨会
基于区域资源整合的新乡村聚落研究★
——旅游产业视野下的京郊新农村建设
李扬1范霄鹏2
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100044
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4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批准编号:Ki200710016002
摘要 以往的乡村聚落建设以农业产业为基础,而当今乡村聚落的建设具有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发展背景,即以农村资源全
面纳入区域范畴内进行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推动。由此,新乡村聚落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改变既有的村庄建设发展模式、
突破农业资源产业化的模式,从而走向各项资源区域化整合的发展途径。
本文分析京郊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产业发展雷同现象和资源同构现象,进而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和症结所在,从旅游产业
的视角提出——顺应大都市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在新农村产业建设中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多样化综合的要求,并以此作
为超越以往建设模式的新乡村聚落发展的重要时代表征。
关键词资源整合新乡村聚落京郊旅游产业
当前,随着城市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长 布零散。(图l——图3)
以及休闲意识的增强,休闲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 在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上,除公布的市级民俗村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北京作为人口集聚的首都和国际化的大 外,其周边邻近的村庄也在积极依托相同或相似的环境资源
都市,拥有巨大的休闲需求量和兴盛的休闲旅游发展前景,
开展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截止]![j2006年底的资料统计,北京
都市休闲旅游显著的经济收益成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动
市域范围内以休闲旅游产业建设为导向的村庄已达321个,
力。在京郊新农村建设中,众多的乡村聚落面向都市休闲旅
1.7万多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接待工作,从事乡村民俗旅游接
游产业的发展趋势,成为开展都市休闲旅游项目建设的活跃
待服务的人员达到5.5万人。
地区。
京郊的乡村旅游自1998年起逐渐普遍开展,持续发展至
一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今已有近十年时间。其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的现实状况
为落实中央一系列关于三农发展的政策、协调城乡统筹
是:在相同或相邻的地理环境区域内,依托同质或同构的环
发展和构建首都和谐社会,北京市自2005年起持续全面地开境资源条件,形成了“扎堆”化的相同或相似类型的旅游村庄
展了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建设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 群落。
村的规划中,对应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如以山水环境资源为依托开展乡村旅游的区域,其普遍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将村庄产业建设作为新农村的
的开发模式为:在自然景观带的沿线,相邻近的多个村庄依
建设基础和先导保障。
据其管辖村域的范围分别抢占同一景观资源的局部,对同类
1现象:资源同构与产业发展的雷同
的环境资源进行分割开发;以农业资源为依托开展乡村旅游
在京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建设上,受到北京都市休 的区域,其普遍的开发模式为:依托农耕经济和种植产业的
闲旅游市场的推动,除城4区以外的14个近郊及远郊区县都
基础条件,小型观光农业园及瓜果采摘园大量涌现,开展同
在大力发展乡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不动产开发价值活动的研究.pdf
- 基于GPS-PDA土地调查技术体系的研究.pdf
- 基因组研究和栽培陆地棉种质基因库的拓展.pdf
- 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法基于N-氧化-2.6-吡啶二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表征与配体原位脱羧研究.pdf
-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配电线路利用有效性的研究.pdf
- 近海储油罐平台的抗震试验与振动控制研究.pdf
- 利用智能型代理人进行野外环境辐射监测之的研究.pdf
- 纳米氧化铝%2f有机氟复合乳液的组装与其拒水拒油性研究.pdf
- 基于模糊理论构建C2C电子商务网站的信用评价模型地研究.pdf
- 基于广义预测控制的DFS控制方法地研究.pdf
- 基于Fortinet的数字电视运营支撑系统信息安全的研究和设计.pdf
- 环保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范式研究——温州需求诱致型行政指导机制变迁和环境行政方式拓展.pdf
- 孔内原位合成NiFe2O4铁氧体制备磁性微球形氧化铝的研究.pdf
- 基于手持式GPS野外导航地图的制作的研究.pdf
- 基于MATLAB软件环境地土破坏模型可视化研究.pdf
- 基于城市建设用地容积率的中心城区饱与负荷研究.pdf
- 基于Agent的动态供应链信息系统快速重构的研究和实现.pdf
- 基于L源逆变器的异步电机起动器的研究.pdf
- 基于NOAA%2fAVHRR资料地四川干旱监测研究.pdf
- 基于P2P的制造资源搜索引擎的研究和实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