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豆象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方法
徐长明
(湖北省罗田县粮食局)
摘要绿豆象是十种主要储粮害虫之一。它危害粮食期被害率高达43—69%,被
绿豆象危害过的粮食有“十粒九空”之称。本文就绿豆象的生活年史、习性,环境条件
及其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较为系统的归纳,对我们全面了解绿豆象及其防治具有实用
意义。
关键词绿豆象生活习性防治
绿豆象属于鞘翅目、豆象科,原产东南亚。我国除青海省以外,其余各地都有发生。
是十种主要储粮害虫之一,是重要的仓库害虫,是绿豆、赤豆等豆类的危险仓虫。被绿
豆象危害的粮食其被害率高达43—69%。被其侵蚀的绿豆,一般十粒九空,不能食用。
不权丧失种籽发芽力,而且其食用品质大为降低。笔者翻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发现有关
绿豆象的生活习性及防治的专门报道较少。为此,较为系统地掌握绿豆象的生活习性
及其防治方法,对我们做好储粮工作有利。
1绿豆象的生活年史
绿豆象一年一般可发生4—5代,环境适宜的多可达10代。它是以幼虫在豆内越
冬,次年春天化蛹,羽化为成虫,即在仓内豆粒上或飞向豆田的嫩荚上产卵。卵散产于
豆粒表面,由卵孵化出来的幼虫随即蛀人豆粒的取食,每隔4—6天脱皮一次,四龄幼虫
化蛹。刚羽化的成虫,身体软弱,经过2—3h后,钻出豆粒外,在豆堆面上乱跑,数小时
后,开始交尾,交尾一次需20—30s,立即可产卵,一般每头雌虫可产卵41一102粒。这
样循环往复,完成一代需24—45d。
2绿豆象的生活习性
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喜飞翔、上爬性。如气温上升到25。C时,非常活跃,飞翔力
强。据报道,在无障碍物的条件下,一次可飞500m以上。它只能在不翻动的豆粒堆
6em以上表层产卵。成虫还具有假死性,但只要出现在第一次接触,第二次就不明显。
它还有上沿性,群集性。
.886·
3l℃,相对温度68—79%,发育最快;如温度低于10℃或超过37。C时,则发育停止。
3绿豆象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3.1绿豆象的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绿豆象同其它昆虫一样,是变温动物,所以它的体温、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生理
机能,在一定温度的范围内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绿豆象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温度
愈高,发育愈快;温度愈低,发育愈慢,发育所需的时间随之延长。但当温度在37℃时,
开始呈热麻痹状态。如相对湿度70—80%,温度在22℃时,完成一代需35d,但在28%
时,只需23d就能完成一个世代。其中以幼虫期最长,除越冬幼虫外,一般在12—25d,
成虫7—9d,卵与蛹两个时期最短4—6d。
3.2绿豆象在生长发育与食料的关系
食料是昆虫生存所必须的能量来源,所以它也是影响绿豆象个体生长、发育的重要
的生态因子。绿豆象的食性是寡食性,以相近种属的粮油种子为食。绿豆象只食含脂
及不丰富的豆类。如绿豆、赤豆、蚕虫、豌豆等。寡食性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食物中的一
些非蛋白质的特殊物质的存在所致。绿豆象对食料的选择很明显,它最喜食含淀粉的
食物,所以绿豆象在绿豆、赤豆中生长发育最佳。试验证明,绿豆象在26.7℃的温度条
件下,完成一代仅需20.6d,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如以大豆为食,则需30d才可完成
一代。
4绿豆象的防治方法
4.1开水浸烫法
如豆子已生虫或开始生虫,可将豆子晒干后,装入竹器内,放在开水中边烫搅拌
20min左右,再放在冷水中浸一下,然后晒干,再进行密闭或压盖储存。
4.2堆尖诱杀法
根据绿豆象的上爬、群集等生活习性,可先将粮堆表层翻动后堆成30em以上的小
高峰,在小高峰处的顶端插上草把,过一段时间后,草把上就集满了害虫,取出后用沸水
烫死或集中药剂处理,这样虽不能将仓内害虫全部杀死,但能降低害虫的危害损失。据
我县试验:在粮面隔lm堆一个堆尖,每隔20min将堆上的粮食取出过筛一次后又翻动
粮面,重新堆尖,经过12d的处理,每公斤内害虫密度由原来的40头降低到2—{头。
4.3压盖防治法
根据绿豆象主要产卵在粮面6em以上,可在每年2—3月份,用砂包或异种粮将粮
面密封闭严,阻止其成虫钻出粮面交尾交卵,以控制其第一代的成虫出现,杜绝其后代。
压盖时必须做到平、紧、密、实。否则会影响效果。
4.4药剂熏杀法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