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国论》知识要点与能力检测
一、知识要点 1.作者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称他为老苏,与儿子苏轼、苏辙号为三苏。相传他二十七岁才发愤读书,精通经书,下笔顷刻数千言。曾巩称赞他的文章是:烦能不乱,肆能不流。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日,若引星辰而上也。 2.出处 《六国论》原题《六国》,选自《嘉祐集·权书》。苏洵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3.唐宋散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课文简析 文章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为阐明中心论点,又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不赂者以赂者丧。文章二、三段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展开,从而证明中心论点。第四、五段是结论,由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王朝。文章气魄雄放,论证缜密,充分表现了苏洵的政论文的风格。 5.重点词语 a.先祖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 b.智力孤危:智,智谋;力,力量;孤,孤立,孤单;危,危急。 c.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咽下;咽,咽喉。 d.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热:可,可以;以,凭借。 e.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f.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 6.固定结构 (1)以……为……: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意思是: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2)为……所……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别人积久而成的威势胁迫啊。 7.句式 (1)状语后置句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介宾结构后置。 (2)省略句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应为举之以之予人。 (3)判断句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两个名词短语表判断。 8.互文 胜负之数(shù),存亡之理:胜败存亡的命运。翻译时将上下句相对应的词语拼合为一句。 二、能力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1)六国互丧( ),率( )赂秦耶 (2)暴( )霜露 暴( )秦之欲无厌 (3)洎( )牧以谗诛 (4)胜负之数( ) 范增数( )目项王 (5)从( )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 )散约败 2.选词填空 赢 羸 嬴 (1)与( )而不助五国也 (2)( )粮而景从 (3)悉使( )兵负草填之(《东壁之战》) 殆 怡 贻 (1)( )然自得 (2)( )笑大方 (3)且燕赵处秦革灭( )尽之际 3.解释下列加粗词的古今异义 (1)六国互丧: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始速祸焉: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4)至于颠覆: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4.辨析加粗字的意义 胜负之数( ) (1) 识盈虚之有数( ) 公子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 与请数公子行日( )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2) 彼与彼年相若也( ) 失其所与,不知( ) 可得闻与( ) 举以予人( ) (3) 西举巴蜀( ) 众擎易举( ) 或师焉,或不焉( ) (4) 或曰:六国……( ) 或未易量( )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5)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 (6)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 盖失强援( ) (7)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 弊在赂秦( ) (8)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5.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份,然后翻译。 (1)较秦之( )所得( ),与战胜( )而得者,( )其实( )百倍。 (2)(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3)至丹以荆卿( )为( )计。 译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课件_初中道德与法治_七年级全一册_中华民族大团结.pptx VIP
- h3cloud云学堂故障处理手册.pdf VIP
- 2025-2026学年重庆市巴蜀中学学堂班八年级(上)选拔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第5课 共同保卫伟大祖国 课件中华民族大团结.ppt VIP
- GB50819-2013 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规范.pdf VIP
- 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doc VIP
- 人教PEP版四年级英语下册 《Weather》Part A PPT课件(第1课时) .ppt VIP
- 《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课件.ppt VIP
- 百冠公司成品仓库仓储货位优化研究.docx
- 2024光伏连接器技术标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