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林漫步
铭记历史 合作共赢
———读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
□ 薛小荣,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博士
冷战以降的世界格局, 正呈现多极发展的态势。 面对 地位提供了历史借鉴。 铁路建设作为华工对美国最突出的
复杂的国际局面, 人们都在寻求合作共赢的途径, 而以史 贡献, 在这些著作中虽有所涉及, 但却没有详细描述。
为鉴正当其时。 近读生键红女士所著 《美国中央太平洋铁 不过, 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料积累, 国内学者也开始对
路建设中的华工》 ( 中西书局2010 年版, 以下简称 《华 1864~1869 年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的华工给予了更
工》) 一书, 感触很深, 窃以为这是一本经世致用的史学 多的关注。 比较重要的是1984 年陈翰笙主编的十辑 《华
专著。 兹述如下, 供学界参考。 工出国史料汇编》, 其中第七辑 《美国与加拿大华工》 有
部分资料专门对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一 如贡特·巴特的 《“苦力” ———1850~1870 年美国华工史》、
亚历山大·塞克斯顿的 《十九世纪华工在美国筑路的功绩
学术思想是时代的反映, 学术风骨是世风的显像。 作 和贡献》, 为作者的研究提供了颇多助益。 而黄安年的
为一名学者, 生键红女士的 《华工》 一书, 深刻地体现了 《沉默的道钉———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 (五洲传播出版
作者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独立的治学精神。 社2006 年版) 大型历史画册, 用中英文两个版本收集了
从治学态度上讲, 《华工》 一书体现了生键红女士严 大量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华工的图片与文献资料, 更是
成为作者研究的起点。 然而, 把 世纪美国中央太平洋
谨而不敷衍、 踏实而不浮夸的学术态度。 《华工》 是生键 19
红女士就读博士期间所撰写的学位论文, 六年始成, 实为 铁路华工作为研究主题, 在国内史学界还是一个比较崭新
呕心沥血之作。 以史学视域而言, 选择美国中央太平洋铁 的课题, 所面临的资料困境, 成为决定生键红女士研究成
路建设中的华工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并不是一个很讨巧 败的关键。 为此, 作者克服了种种困难, 在2001 年完成
的研究主题。 对于短暂的三年博士生涯来说, 选择此选题 访问学者的任务回国后, 又先后三次赴美进行资料收集和
进行研究, 作者面临很多困难。 最大的困难就是资料的压 材料补充。 期间, 在赵耀贵先生和美国南加州华人历史协
力。 作为史学论文, 没有原始史料的支撑, 文章撰写的难 会副主席Gene Moy 先生的帮助下, 在华美博物馆、 南加
度可想而知。 在美华工作为华侨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州华人历史协会、 美国加州铁路博物馆、 美国太平洋铁路
既是中国史的研究范畴, 又是美国史的研究范畴, 然而作 博物馆、 美国犹他州金钉国家历史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馆
为交叉学科, 往往又是游离于中国史和美国史的研究视野 藏材料; 并对150 名在美华人发放了调查问卷, 对部分博
之外。 事实上, 国内开始研究美国华人华侨史是在 世 物馆工作人员和铁路华工后裔进行了访谈, 获得了珍贵的
20
纪 年代之后。 先后出版了沈己尧的 《海外排华百年史》 关于铁路华工的第一手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