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艺原理( 第二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贺小贤 主编 课件 工艺原理( 第三章).ppt

生物工艺原理( 第二版) 教学课件 作者 贺小贤 主编 课件 工艺原理( 第三章).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尚辅网 尚辅网 第一节 培养基的选择 二、发酵培养基选择的依据 五、培养基的设计与优化 “正交试验设计” ①根据问题的要求和客观的条件确定因子和水平,列出因子水平表; ②根据因子和水平数选用合适的正交表,设计正交表头,并安排实验; ③根据正交表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④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选出较优的“实验”条件以及对结果又显著影响的因子。一般来讲,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有两种方法: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 Q: 培养基设计在发酵过程优化的地位和作用 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hce analysis 将数学与统计学结合起来,采用了合理的实验设计,能以最经济的方式,用很少的实验数量和时间对实验进行全面研究,科学地提供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取得明确的、有目的的结论。 响应面分析方法以回归方法作为函数估算的工具,将多因子实验中因子与实验结果的相互关系,用多相式近似,把因子与实验结果(响应值)的关系函数化,依此可对函数的面进行分析,研究因子与响应值之间、因子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优化。 一、工业常用的碳源 二、工业生产的氮源 无机氮源 尿素、硫酸铵、硝酸铵等 有机氮源 豆饼粉(soybean cake powder)、 花生饼粉(peanut powder)、 麸皮或麸皮水解液(bran hydrolysis liquid)、玉米浆(corn steep liquor)等。 发酵生产中常用的前体 青霉素G 苯乙酸及衍生物 青霉素V 苯氧乙酸 金霉素  氯化物 链霉素  肌醇、精氨酸 红霉素  丙酸、丙醇   VB12 钴化物 葫萝卜素 ?-紫罗兰酮 L-异亮氨酸 ?- 氨基酸 L-色氨酸 邻氨基苯甲酸 L-丝氨酸 甘氨酸   抑制剂(inhibitor): 在发酵过程中能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 淀粉水解糖液必须达到的指标 1. 糖液葡萄糖含量:90% 2. 糖液洁净,呈杏黄色或黄绿色 3. 透光率:90%以上 4. 糖液不含糊精(dextrin) 5. 糖液不能变质 6. 转化率:90%左右 转化率= 水解糖液数量(升)?含糖量(% ) ?100% 投入淀粉量(公斤) ?原料淀粉中含纯淀粉% ? 1.11 一、淀粉水解糖制备的方法 酸解法(acid hydrolysis process) 水解的方法 酶解法( enzymatic  hydrolysis process) 酸酶结合法(acid- enzymatic hydrolysis ) ? 酸解法:以酸(无机酸或有机酸)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将淀粉水解转化为葡萄糖的方法。 ? 酶解法:利用专一性很强的淀粉酶和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   淀粉的液化和糖化都是在酶的作用下完成的,故酶解法又有双酶水解法(double-enzyme)之称。 优点:酶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和耐酸的设备;酶 的作用专一性强,淀粉水解的副反应少,水解糖液纯; 可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下水解;可用粗原料;糖液颜色浅,较纯净、无苦味、质量高。 缺点:酶解时间长、需要专门的设备,酶是蛋白质,易引起糖液过滤困难。 液化(liquefaction/dextrinization):淀粉转化为糊精及低聚糖 糖化(saccharify): 糊精及低聚糖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 ? 酸酶法:是先将淀粉酸水解成糊精或低聚糖,然后再用糖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的工艺。 如玉米、小麦等谷物原料的淀粉,淀粉颗粒坚硬,所以液化采用酸法。 淀粉 G值(DE值)10-15 中和 糖化 优点:酸液化速度快,糖化时可采用较高的淀粉乳浓度。 ? 酶酸法:是将淀粉乳先用 淀粉酶液化到一定的程度,然后用酸水解成葡萄糖。 如碎米淀粉,若用酸水解,往往水解不均匀,出糖率低。 优点:可采用粗原料淀粉,淀粉浓度(13Be)较酸法(10Be )高,生产易控制。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