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文言虚词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用文言虚词复习.ppt

C、 连词,表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用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用来) 表动作的结果,可译为“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表因果,可译为“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表承接,相当于“而”,不译: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不译) 卷石底以出(不译) D、 动词,可译为“认为”: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E. 通假字,通“已”,译为“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已经) * * 常用文言虚词复习 “之”的常见用法 代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又数刀毙之 它 A 代词。有两种情形 用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为云梯之械(这) { B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的) C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不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译) D .音节助词,无实义,不译:公将鼓之(不译) E .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不译: 何陋之有,菊之爱(不译) F .动词,相当于“往”“到”,作句子谓语:吾欲之南海(去、往) (后面大都是表地点性的名词) 辨析句中“之”的用法 (1)驱之别院 ( )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 (3)操蛇之神闻之 ( )( ) (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 (5)宋何罪之有 ( ) (6)公将驰之( ) (7)杜少府之任蜀州 ( ) 代词,代虫 这样 的 代这件事 放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独立性 宾语前置标志,无义 音节助词,无义 动词,到、往 2、“其”的常见用法。 A、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他的”“它”“它的”: 故人不独亲其亲(它的) B、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退而甘食其土之有(自己的) C、指示代词,译为“那”“那个”“其中”:视其书(那本) D、语气副词,表推测语气:其真不知马也(大概)(恐怕) 表反问语气:恶在其为民父母也(难道) 辨析句中“其”的用法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3)下视其辙( ) (4)其真不知马也( ) (5)则移其民于河东( ) 他的 自己的 对方的、敌方的 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 他们的 3、“而”的用法。 A .连词,表并列:中峨冠而多髯者(不译,或译为“又”) 表承接:有卖油翁释担而立(不译,或译为“然后” ) 表转折:前狼止而后狼又至(“但”或“但是”“然而”) 表修饰:溯游而上(不译) 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并列,“和”) B .音节助词:既而儿醒(不久,不译) 俄而百千人大呼(不译) 辨析下列“而”的用法。 (1)日出而林霏开( ) (2)民困而不知救( ) (3) 敏而好学( ) (4)玉质而金色( ) (5)面山而居( ) (6)温故而知新( ) (7)水落而石出( ) 表承接 表并列 表承接 表修饰 表并列 表转折 表并列 4、“于”的常见用法。 A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对象、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