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艺术 与基础教育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教学艺术 与基础教育改革.ppt

教学语言表达艺术 教学语言的清晰度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的严密度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的动听度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学语言的灵活度影响着教学效果。 教学非言语表达艺术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特点 ——伴随性; ——连续性; ——表情性; ——动作性; ——情境性; ——差异性。 教学非言语表达的功能 ——传递信息; ——交流感情; ——控制调节。 教学板书表达艺术 精心构思,整体设计; 合理布局,虚实相生; 配合讲解,示现适时; 师生合作,共同参与; 写字作画,技巧娴熟。 五、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教学艺术新课题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艺术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艺术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艺术 促使学生乐于学习的教学艺术 路漫漫其修远兮…… 欢迎光临我的个人网志: 现代教学艺术 与基础教育改革 李如密 博士 教授 博导 教育科学学院 报告内容要点 教学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我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现代教学艺术观念 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艺术 课堂教学的立体表达艺术 教育改革迫切需要研究的教学艺术新课题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在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 的三个隐喻(美?塞勒) 以下这三个隐喻不仅涉及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而且还触及何为教学的问题。 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施工。作为设计图纸,会对如何施工作出非常具体的计划和详细的说明。这样,教师便成了工匠,教学的好坏是根据实际施工与设计图纸之间的吻合程度,即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来测量的。 隐喻一:图纸与施工 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尽管球员要贯彻事先制定好了的打球方案或意图,但达到这个意图的具体细节则主要由球员来处理。他们要根据场上具体情况随时作出明智的反应。 隐喻二:方案与比赛 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同样的乐谱,每一个演奏家都会有不同的体会,从而有不同的演奏,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为什么有的指挥家和乐队特别受人欢迎,主要不是由于他们演奏的乐曲,而是他们对乐谱的理解和演奏的技巧。 隐喻三:乐谱与演奏 一、教学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 教得巧妙; 教得有效; 教出美感; 教出特点。 一棵大树的经历 1934年 我的生日是4月14日,出身在阿恩斯贝格森林,原生是种子,后来发芽成长。 1939年 我今年5岁。因为有人在附近开辟了一条新路,我的树身倾斜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幸免遇难。 1940年 我生长茂盛,居住的环境很好。这里雨水多,春夏季节阳光充足。 1950年 我的邻居遮住了我的阳光,夺走了我的养分。 1958年 我的邻居搬走了,光线又好了。 1960年 有人随意掷下香烟蒂,森林着火了。我还算幸运,只是轻度烧伤,伤口现在痊愈了。 一棵大树的经历 1978年 干旱的气候总算过去了,我现在生长良好。 1962年 阳光充足,又是风调雨顺年。 1975年 干燥的气候持续了好几年,我几乎没有生长。 1986年 该死的幼虫吃掉了我全部的叶子和叶芽,我浑身是痛! 1998年 喂!现在还认识我吗?我就在你的眼前。我被伐木工送到哈根的造纸厂,制成纸张,印成学生课本,就放在你们的面前。 二、我国教育改革中形成的现代教学艺术观念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课堂教学艺术的关键是把握住学生的注意之门——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艺术卓有成效的重要条件; 教学艺术的理想境界在于形成鲜明而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 教学艺术的根本追求在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和心灵的呼应,个性对个性的影响。 三、课堂教学组织结构艺术 打起黄莺儿(起), 莫教枝上啼(承)。 啼时惊妾梦(转), 不得到辽西(合)。 “起”——导课的设计与组织; “承”——节奏的设计与组织; “转”——高潮的设计与组织; “合”——结课的设计与组织。 教学导课艺术 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听课需要; 启发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简洁性——节约学生的听课时间。 教学节奏艺术 快慢得宜(就教学进度而言); 动静相生(就教学活动外部表现而言); 疏密相间(就教学活动信息密度而言); 起伏有致(就教学活动的态势而言); 抑扬顿挫(就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 整体和谐(就课堂教学整体而言)。 教学高潮艺术 “逼人期待”的悬念; “情动心弦”的感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