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景观建筑史第三讲1-园林转折期.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 音 洞 普 陀 4.其他园林、公共园林 新亭、兰亭 王羲之《兰亭集序》,以清新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一次江南名流的雅集盛会。 梁昭明太子:“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情意” “曲水流觞” 兰亭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曲水流觞 水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 “曲水流觞”之俗,溯其源流,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上巳,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远在秦汉以前的周代,已有水滨祓禊之俗。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祓,是祓除病气和不祥;禊,是修洁、净身。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达到除去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以《诗经·郑风·溱洧》一篇中,就具体记载了春秋时的郑国,每逢阳春三月,秉执兰草,招魂续魂,祓除不祥的生动情景。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到了汉时,三月上巳,才确定为节。每逢该日,官民都去水边洗濯。不仅民间风行,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祓除不祥。后来,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魏晋以后,才将上巳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禊,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 “曲水流觞”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那时,人们在举行祓禊仪式后,大家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乐,故称为“曲水流觞”。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这种游戏,自古有之。古“逸诗”云:“羽觞随波泛”。汉也有“引流引觞,递成曲水”之说。后来逐渐成为上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王羲之这次兰亭之会,虽也举行修禊祭祀仪式,但主要进行了“曲水流觞”活动,突出了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对后世影响很大。在绍兴,“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却一直盛传不衰。 ??? 1981年三月初三,浙苏沪两省一市著名书法家二十七人集会兰亭,倡议建立“兰亭书会”。1982年,经浙江省文联批准正式成立“兰亭书会”。1985年1月,绍兴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夏历这一天,中外书法家和绍兴的文人墨客,都要来兰亭进行曲水流觞、饮酒咏诗。大家晋圣献艺,泼墨浑毫,举办书法殿览,盛况更胜当年。 ???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有趣的是,“曲水流觞”这一雅俗又东传日本。公元958年,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天满宫,就首先仿效兰亭“曲水流觞”,举办了“曲水宴”。与会者穿上仿古服装,进行洗尘(修禊)社仪,跳起巫女神乐舞,随后进行“曲水宴”。1983年清明前夕,福冈县书法美术振兴会、西日本电视台、太宰府天满宫联合组织了“曲水之宴访华团”,专程到兰亭朝圣王羲之,与绍兴书法家一起进行“曲水流觞”、饮酒斌诗和书艺交流,足见曲水流觞这一习俗和会稽儒风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2.中国古典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2.4园林 “曲水流觞”在园林中的应用 绮春园流杯亭座 恭王府流杯亭 小 结 (1) 中国古典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由单纯地摹仿自然山水进而至于适当地加概括、提练、抽象化、典型化,开始在如何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突出反映于文士园林园林。 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者仅保留其象征的意义,游赏活动成为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 小 结 (2) 皇家园林的建设纳入都城的总体规划之中,大内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轴线上;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领域,对于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其他的自然诸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谐调关系。 园林的规划由前此的粗放转变为较细致的、更自觉的设计经营,造园活动已完全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说法讲经,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舍身到同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