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人教版生物一轮集训真题与练出高分:10.41生态工程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0·大纲全国卷Ⅰ,5)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答案 C
解析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可燃气体,属于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C项的叙述违背了这一原则,因此是错误的。
2.(2008·广东生物,16)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C
解析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实行无废弃物生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最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2011·新课标全国卷,40)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解析 (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的需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分层、分级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并增加生物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4)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工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2011·江苏卷,29)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_________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3)增加水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解析 (1)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少,恢复力稳定性高。水体受污染后生物死亡导致微生物数量增加,促进水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等死亡,又进一步促进环境恶化,说明调节过程中,最初的变化经调节后变化更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一单元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三单元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三节《城市化》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二单元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五单元《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13年高一地理全册教学案第六单元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学案(新人教版 必修1).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