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酸碱平衡紊乱.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维持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的适宜和相对恒定,是确保机体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生理状态下,体液适宜的酸碱度用动脉血pH表示为7.35~7.45,平均值为7.40,其变动范围十分狭窄。尽管从体外经常摄入的和体内代谢活动不断产生的酸性或碱性物质,无时不在影响着这个酸碱度。但机体依靠自身复杂、精细的缓冲调节功能,始终将其稳定在正常的范围内。因此,这种在生理条件下维持体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而对病理情况所致的酸碱超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等造成的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稳态的破坏,则称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临床上对这种紊乱的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常常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为此,本章将通过对各型酸碱失衡 常见原因、发病机制及其对机体影响的叙述,为临床防治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体液中的酸碱物质主要来源于细胞内的物质代谢活动,少部分从食物中获得。在普通膳食条件下,机体所产生的酸性物质远比碱性物质多。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1.挥发酸(volatile acid) 即碳酸,是机体代谢活动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由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的终产物CO2与H2O,经碳酸酐酶(carbonic anhydrase,CA)的催化而生成,由于碳酸既可释出H+,又可转变为CO2 气体经肺排出体外,故被称为挥发酸。在安静状态下,正常成人每天可生成的CO2 约300~400L,若全部与水生成H2CO3,则可释放H+约15mol,成为体液酸性物质的最主要来源。 2.固定酸 (fixed acid) 是指一类只能经肾随尿排出而不能经肺呼出的酸性物质,亦被称为非挥发酸(unvolatile acid)。主要包括分别来源于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磷酸、硫酸与尿酸;糖酵解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及乳酸;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乙酰乙酸等。其中蛋白质分解代谢生成的酸性物质是固定酸的主要来源。通常,正常成人每日从固定酸释放的H+约50~100mmol,远比挥发酸的释H+量少。此外,机体时常摄入的一些酸性食物或药物(如水杨酸、氯化铵)是体液酸性物质的一个次要来源。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主要来源于所摄入食物(如蔬菜、瓜果)中含有的柠檬酸钠、苹果酸钠和草酸钠等有机酸盐。其次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所生成的NH3,但这种氨经肝脏代谢后生成尿素,正常时对体液酸碱度影响不大 。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一)体液缓冲系统及其调节作用 1.基本组成 由一种弱酸(缓冲酸)及其相对应的共轭碱(缓冲碱)组成的混合溶液,称为缓冲系统,它以其中的酸与碱构成缓冲对,具有缓冲酸和碱的能力。 (1)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按其分布可分为两种,即ECF中的由NaHCO3/H2CO3构成,ICF中的由KHCO3/H2CO3组成。它们在体液缓冲系统中最为重要,其作用特点为:①缓冲能力强。在ECF含量最高,对固定酸的缓冲能力,达全血缓冲总量的53%。②进行开放性缓冲,缓冲潜力大。对固定酸缓冲后所生成的H2CO3,可转化为CO2经肺排出,所消耗的HCO3-通过肾的调节来补充。所以,这些缓冲物质的增减容易依靠肺和肾的调节来实现。③只能缓冲固定酸和碱,不能缓冲挥发酸。④对血液pH具有决定作用。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 pH=pka+lg[HCO3-]/[H2CO3] 式中pKa为H2CO3电离常数的负对数值,38℃时为6.1,血浆中的[NaHCO3]为24mmol/L,[H2CO3]为1.2mmol/L,代入上式可得 pH=6.1+lg 24/1.2 = 6.1+lg 20/1 = 6.1+1.3+7.4 显而易见,血浆pH主要取决于血浆[HCO3-]与[H2CO3]的比值,无论两者的绝对浓度如何变化,只要该比例维持20/1左右,血浆pH均可保持在正常范围。 (2)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是指除碳酸氢盐缓冲对以外的各缓冲对,主要缓冲挥发酸。具体包括:①磷酸盐缓冲系统:基本组成为HPO42-/H2PO4-,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主要在细胞内发挥缓冲作用。②蛋白质缓冲系统:基本组成为Pr-/HPr,存在于血浆及细胞内。③血红蛋白缓冲系统:为红细胞独有的缓冲对,基本组成包括Hb-/HHb和HbO2-/HHbO2等。 此外,骨细胞可作为酸碱平衡调节的缓冲部位,在酸中毒时接受H+,并释放骨盐(如CaCO3、CaHPO4等)参与体液的缓冲。 2. 缓冲系统的作用 酸碱平衡紊乱时,体液缓冲系统以接受H+或释放H+的方式,化强酸为弱酸,变强碱为弱碱,以反应迅速、维时短暂的特点,减轻血浆pH的变动程度。现以碳酸氢盐缓冲系统

文档评论(0)

wen0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