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征描述类 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区域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受到区域发展基础条件、产业发展和体制背景等多方面的影响。除传统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如工业化)外,我国出现了许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动力(如区位优势、第三产业、户籍制度、建设资金投资主体多元化等)。我国大陆沿海各省区(市)推动城镇化的影响因子差异很大。
影响因子 意义 第一因子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度 反映人口乡村——城市流动、跨区域流动的强度和便捷程度 第二因子 港口吞吐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人均外商实际投资额 反映城镇化中非工业化的拉动因素,即工业化不高情况下的城镇化 第三因子 人均GDP、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反映综合经济实力壮大从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1)简述2000~2005年,我国大陆沿海省区(市)的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2)从工业结构差异入手,分析说明广东省和辽宁省的城镇化第一因子的差异。
2区域经济发展就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新疆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1949年—2009年新疆经济重心动态转移轨迹
(1)该区域地势特征为 ,判断依据是 。(4分)
(2)甲乙两区域植被差异大,甲区域为 、乙区域为 ,影响两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6分)
(3)建国以来新疆经济重心南北向移动距离约为 千米 ,东西向移动距离是南北向的2.3倍,据此推测新疆区内人口迁移重心在空间上向 方向移动。(4分)
(4)简述该区域能源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分)
(5)简要分析该区域农场布局的有利自然条件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0分)
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下面为喀什所在地区的地形和水系分布示意图、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示意图。
材料二: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点,总面积111 794平方千米,总人口39 794万人(2010年末)。其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 连,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边境线长388千米。喀什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30多种矿产。石膏储量居全国前列,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喀什的古老人文景观和独特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喀什是南疆的交通枢纽,交通比较发达。
(1)简述喀什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
(2)分析喀什地区经济发展的 优势区位条 件。
3.(12分)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由 之路。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6—2004年福州市非农业人口与耕地、建设用地变化图(图7)
材料二: 表2为1996年和2004年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
用地类型 1996年 2004年 面积(公顷) 比重(%) 面积(公顷) 比重(%) 建设用地 73682.62 6.06 88794.83 7.30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0875.32 5.01 72251.29 5.94 交通 5973.97 0.49 9105.62 0.75 水利 6833.33 0.56 158607.22 0.61 未利用地 162425.74 13.37 158607.22 13.05
(1)简述该市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过程,并据此推测在这一阶段该市的城市化特点。(8分)
(2)据材料分析该市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4分)
4.(28分)四川省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攀枝花市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全国最大、世界第三,伴生多种稀有金属的钒钛磁铁矿,是著名的钒钛之都。2010年该市启动了钒钛产业园规划,重点发展钢铁、钒、钛原料、钛白粉、金属钛及伴生产业。
材料三:攀枝花市2000-2010年三大产业统计资料(数据来源:攀枝花市统计局)。
(1)图中四川省城市分布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图中318国道四川段沿途景色壮美,乘车此段可强烈感受到自然带的_______地带性变化,此路段夏季常面临__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威胁。(6分)
(3)简析川西地区水电开发的优势条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