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看渤海国的女子教育
[摘 要]渤海国作为崛起于东北的地方民族政权,通过不断的向唐朝学习,迅速由奴隶制末期发展至封建社会,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制度,渤海国的女子教育作为渤海国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不仅为本国女子接受教育提供了保障,而且对后世辽金女子教育有着重大影响。
[关键词]贞惠;贞孝;墓志;女子教育
前言
建国前的渤海人曾经十分落后。有史籍记载其“无文墨,以言语为约”(1),“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搜之,状如中国之壕墓,相聚而居。夏则出随水草,冬则人处穴中”(2);“妇人服布,男子衣猪狗皮,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3);“死者穿地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4)。但是,渤海族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渤海建国后不久,渤海第一代王大柞荣就曾多次向唐朝遣使学习先进的统治制度。文王大钦茂即位后,更是积极地“遣使求写《唐礼》及《三国志》、《晋书》、《三十六国春秋》”(5)等,全面引进儒家经典,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与文化。
贞惠、贞孝公主分别是唐代渤海国王大钦茂的二女儿和四女儿,两位公主的墓和墓志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尤其是两块墓碑是现今唯一发现的渤海石刻文字,是研究唐代渤海国历史的重要考古资料。贞惠、贞孝两公主墓志是典型的骈体文,墓志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辞藻华丽,文字简练,与中原地区汉文学的共同点很多,反映出渤海文学同中原地区汉文学的相互交流和吸收情况。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墓志作者有着较高的中原文学造诣,进而推断出当时渤海国唐化程度已经很高。该墓志通篇宣讲了儒家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再加上对两位公主生平事迹的记载使其成为了研究唐代渤海国女子教育的重要资料之一,通过把这篇墓志和唐朝的女子教育的一些资料结合、对比研究,可以了解唐代渤海国的女子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相关问题。
一、渤海国女子教育的形式
渤海国虽然向唐朝学习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但无论是中央、地方官学,还是私学都只对男性开放,尚未形成对于妇女的公共教育形式。除宫廷、寺观等特殊地方外,社会上还未出现“女学”、“女塾”等公共教育场所。从目前所见文献记载看,民间无论贵族仕宦还是庶民百姓人家,妇女教育基本上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形式实施的。家庭教育中,除少数皇室贵族人家有延师教习者外,大多是由父母等家中长辈执教。
(一)宫廷皇族的女子教育
皇室女性的教育对象主要包括皇后、妃嫔、公主等地位高贵的妇女。皇后、嫔妃一向被视为遵循妇礼的典范,她们大多出身于名门世家,因此她们中的很多人入宫之前就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良好的妇德修养。公主作为宫廷女性的重要成员之一,同宫廷其他妇女一样,总体上来说都受到过较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教育。她们虽然不能同太子诸王一样常置有侍读官,但是宫中会有通晓诗文、德才兼备的“女师”作为公主们的老师,教以妇德及才艺。
在贞惠公主墓志中有这样一句:“早受女师之教,克比思齐,每慕曹家之风,敦诗悦礼。”(6)首先“早受女师之教”显然是指公主幼年时期就已经开始接受教育,而“女师”则有可能有两种含义,一是教育女子的老师,再就是女老师,无论“女师”的含义是二者中的哪一个,都表明了渤海国的宫廷女子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和制度。而下一句中的“曹家”是指东汉著名女性班昭,班昭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们的教师,“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7),因为她的丈夫曹世叔的缘故,她从夫姓,被称为曹大家。墓志中通过引用“曹大家”不仅表明公主对集博学和妇德于一身的班昭的向往和敬慕,同时也说明了像班昭这样博学多才,又有节行法度的女性成为了当时女性的学习典范。
同时期的唐朝宫廷女教制度比较系统和完善,初唐时期宫中即设有内文学馆:“宫教博士二人,从九品下。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初,内文学馆隶中书省,以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这些教育机构负责着后宫内人的教育。另外宫中还有专门的女学士在负责后宫传授文化,如宋若昭“自宪、穆、敬三帝,皆呼为先生,六宫嫔媛、诸王、公主、驸马皆师之,为之致敬。”(8)渤海国大行唐化政策,在教育方面也全面仿照唐朝制度,渤海国在上京创建了中央教育机构胄子监,在地方置博士、助教执掌学政负责地方、各类学校的儒学教育。由此可见渤海国在女子教育方面肯定也会学习唐朝制度,只不过不可能像唐朝一样完备,但从贞惠、贞孝公主墓志当中的内容看,渤海国对于宫廷女子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
(二)普通家庭的女子教育
渤海国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在其政权下不仅生活着??人,还有汉人、高丽人等诸多民族,虽然在建国初期??人并不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但和他们一起生活着的汉人和高丽人却是受到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