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曾国藩家族:修身齐家平天下.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曾国藩家族:修身齐家平天下   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这样的乱世容易成就英雄豪杰,却不能诞生稳定的政治世家。来自湖南乡间的曾国藩趁势而起,既平定太平天国起义获取富贵,又在朝廷的猜忌之下保持势力。曾家繁衍富贵至民国时期,成为近代首屈一指的权贵家族。    曾国藩:褒贬不一的人臣   1811年,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的一个普通农家。祖父曾玉屏靠勤勉耕种、勤俭持家让全家人过上了温饱生活。父亲曾麟书开始读书,但一生乡试17次不第,最后只比儿子曾国藩早一年考中“准秀才”(补生员)。曾家的道德要求一直很高,曾玉屏就常常教导儿孙:“君子在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止息万物之器”,“人以懦弱无刚为大耻,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22岁考取秀才,24岁中举,入省学岳麓书院。28岁中了同进士,进入翰林院。此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了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一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   咸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回乡守孝。不久太平天国起义就席卷了半个中国。腐朽的八旗军、绿旗军根本不是太平天国的对手,于是清政府试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这为曾国藩率领湘军出现提供了机会。1853年,曾国藩在家乡湖南一带正式建立地方团练,称为“湘军”。   湘军发展前期并不顺利,出征之初就被太平军杀得大败,弄得曾国藩要跳水自尽,被幕僚李元度安置在他身边的章寿麟救起。左宗棠因此专程到长沙,痛斥他的“虚荣心”。后来曾国藩以“屡败屡战”自嘲。战局的困顿让曾国藩情绪低落,心生退意。1857年,曾国藩以回家为父亲守孝为名,弃军而去。第二年,湘军攻占九江,曾国藩才决心重新出山。   除了战事不利,政治上的限制更让他灰心丧气。满族权贵需要汉族官僚组织团练维持统治,但不想这些汉人成为手握重兵的权臣,所以朝廷长期不给湘军体制内的身份,也不授予曾国藩正式官职,一直到1860年5月,他才被授职两江总督统帅湘军。曾国藩非官非民地征战了8年。朝廷的疑忌使得他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没有地方官职就没有地盘,曾国藩长期没有实权,筹不到军饷,湘军客军孤悬,甚至被一些地方怀疑是伪军。曾国藩只能撑着,屡败屡战,二度自杀。最终曾国藩还是顽强坚韧地坚持下来了。1864年7月天京沦陷,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曾国藩将清廷从危如累卵的局面拯救出来。从起兵到胜利,曾国藩度过了艰苦卓绝的十几年。   朝廷兑现了封王酬谢的承诺。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身份而被封武侯的第一人,其弟曾国荃被封为一等伯,但同时朝廷要追查天京宝藏下落。传说太平天国的“圣库”在天京,有宝藏无数。但最先攻入天京的曾国荃却说没有发现宝藏,天下沸议纷纷。在与太平军对战中,曾国藩等人常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湘军确实有以抢劫所得作为银饷的习惯。曾国藩不得不百忙之中清查宝藏之事。最后,曾国藩仅向朝廷上缴了“玉玺”两方和金印一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越来越多觉得天京宝藏是子虚乌有。当天京攻破之日,曾国荃连夜上奏报捷,而朝廷却斥责曾国荃不应该在城破当夜返回雨花台大营,造成上千太平军突围而出。朝廷显然在吹毛求疵!湘军势力正如日中天,朝廷实际上是借此“敲打”曾国藩而已。而曾国藩天性根本不是乱臣贼子,他是儒家传统教育的结晶,对朝廷一直忠心耿耿。   曾国荃率部攻下天京一个月后,曾国藩便主动奏请裁撤湘军。一年后,他能调遣的兵力只有6000人了。远在紫禁城的慈禧也终于松了一口气。镇压捻军时,暮气已深的湘军已不复当年之勇,战败而归,李鸿章的淮军接了烫手山芋,而曾国藩则主动请奏朝廷查办自己办捻不善之罪。至此朝廷才彻底信任了曾国藩,认为他和湘军已不足为患。除了政治上的低调,曾国藩生活上依然保持简朴、谦逊的作风。慈禧开始频繁召见他,在国宴上曾国藩也排在汉臣之首,真正实现了“位极人臣”。同治七年七月(1868年9月),曾国藩调任直隶总督。   历史并没有让曾国藩停留于一个守旧的能臣干将的身份。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曾国藩的思想和行动给后人带来了更深远的思考。   早期在京城做官的时候,曾国藩就遇到了鸦片战争在北京掀起的轩然大波。镇压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更是频繁接触西方列强。和旧式文人不同,他没有继续盲目自大,排斥中外交往,而是从传统儒学的世界观和为人处世的理论出发来看待新的形势。   曾国藩认为中国人一旦掌握了西方列强的器物军械,迟早能扭转西强中弱的局面。所以,曾国藩的自强御辱之道首先体现在大造西方器物、掀起洋务运动的热潮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