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盛律令》中的反坐制度探析
摘要:《天盛律令》是在唐宋律的基础上,结合西夏本民族特点制定的。法典中的反坐制度作为刑罚手段之一,在借鉴唐律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在范围上除适用于诬告罪与司法人员故出入人罪外,还适用于知证与局分人的违法行为。另外《天盛律令》中的反坐制度与唐律相较具有重刑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特点。
关键词:反坐;《天盛律令》;唐律
中图分类号:K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000-00
何为“反坐”?戴炎辉先生认为反坐是一种同害刑,“其所谓同害,乃以被害人所受害恶(即加害人之加害),反报于加害人;以其所受害恶为加害人应得刑之内容”。[1](P26)反坐早在秦代就已存在,《秦简?法律答问》载:“伍人相告,且以辟罪,不审,以所辟罪罪之。”[2](P203)即控告不实,以所告之罪反坐。汉代法令中对证言不实适用反坐。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载:“证不言请(情),以出入罪人者,死罪黥为城旦舂,它各以其所出入罪反罪之。”[3]P149“证不言请(情)”即证言不实。魏晋时的律令沿用反坐刑罚,不少文献对此都有记载,如《魏书?曹爽传》载:“宣王乃忿然曰:‘诬人以反,于法何应?’主者曰:‘科律反受其罪’。”[4](P177)另外魏晋时的反坐实行连坐原则,如囚徒诬告他人,则反坐连坐家属,“囚徒诬告人反,罪及亲属,异于善人,所以累之使省刑息诬也”。[5]P925至唐代,反坐立法日趋成熟,《唐律疏议》就采用一般原则与具体规定相结合的立法体例,对反坐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唐律《名例律》中规定了“反坐不连坐”的原则及“死者,止绞而已”[6](P137)的刑罚尺度,与前代相比,要宽和不少。同时唐律还明确了适用反坐的两类犯罪:(1)诬告罪。“诸诬告人者,各反坐。”[6](P428)(2)司法人员故出入人罪。“诸官司入人罪者,若入全罪,以全罪论”,“从轻入重,以所剩论”。[6](P562~563)
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没有唐律《名例律》这样的总则部分,因此未对反坐作原则性规定,反坐的适用散见于具体条文。但纵观律文,我们没有发现与“反坐”相类的法律术语。法典中的反坐多以“以某某法判断”、“与承罪者相当”、“与所诬同罪判断”等形式表述,如对谋逆等十恶重罪的诬告,“依谋逆法判断”;[7](P449)如节亲门下人不应为知证而为知证,“判断已至则与承罪者相当”;[7](P448)如《误殴打争斗门》中,“因殴打争斗而告时语诬者,与所诬同罪判断”。[7](P481)《天盛律令》的表述方式使反坐与其他刑罚极易混淆,特别是与比附。比附与反坐同为刑罚手段,反坐为同害刑,即“被害人所受害恶,反报于加害人”,比附则是因“断罪无正条”而比照相类条文,二者适用的条件与范围均不相同。但因《天盛律令》未明确“反坐”概念,以致易于混淆,如《搜盗踪迹门》中,某人盗窃畜物,畜物主人已有线索,前往盗人家中搜寻。此时“若盗人对搜者诬陷,使与乱拿持罪相等判断”。[7](P180)这里“与乱拿持罪相等判断”与诬告反坐类似,但适用的却是比附原则。
《天盛律令》中的反坐在适用范围上要广于唐律,除诬告罪与司法人员故出入人罪外,还适用于知证与局分人的违法行为。另外在具体运用中,有以原罪反坐、轻于原罪反坐、以增减反坐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天盛律令》中的反坐虽无其名,但已是较为系统化的刑罚手段。
一、《天盛律令》中适用反坐的犯罪
1诬告
诬告罪是反坐的主要适用对象。诬告是指捏造犯罪事实,虚假告发他人的行为。从客体上看,诬告罪不仅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又涉嫌妨碍司法部门的正常活动,所侵犯的客体具有双重性,危害性较大。因此对诬告罪适用反坐,以其所告之罪罪之。所诬之罪越重,诬告者所受刑罚也越重。《天盛律令》对诬告反坐采用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相结合的方式。《举虚实门》中规定:“诸人十恶及余种种杂罪等举虚者,被告人已被缚制,则受未受问杖一律与所举罪相当。”[7](P449)这是诬告反坐的一般性的规定。此外,《天盛律令》还特别规定“谋逆”、“失孝德礼”、“背叛”等十恶重罪的诬告反坐。“诸人自叛逃以上三种举言虚者,判断已至,则本人不论主从,不论官,依谋逆法判断,家门当连……从犯不论官,当绞杀,家门勿连。”[7](P449)十恶重罪的诬告危害性大,往往造成统治阶级内部残杀,破坏统治基础,触及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因此法典采用特别规定的方式予以警示,体现了对皇权的严格保护。另外《天盛律令》还规定拷讯反坐,即拷囚三番而不肯招承,则举者当受拷杖。“因疑心未见而有告举者,推问时,谓所诉讼人腹心清净,未曾犯罪,不肯招承者,当三番拷问。受杖毕,无所说词,则举者当受拷杖。彼亦不伏其虚时,应何为,当奏报寻谕文。”[7](P448~449)这种拷讯反坐若举告者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CN机构运营与管理模式优化方案.docx
- AOP30使用说明.pdf
- 剪映操作教程.ppt VIP
- 伦敦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报告(2023年).docx VIP
- 天津华宁KTK101工作面及皮带使用说明书.pdf
- 8.2 重力势能 课件(共27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VIP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 .pdf
- TIA博图软件培训(内部资料).ppt VIP
- Unit 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Using Language Should we fight new technology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中学生防拐防骗安全教育.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