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公路湿陷病害.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年第21期 (总85期)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 2005年12月30日 本期主要内容: 工作动态 《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组再探雀儿山 新闻聚焦 会诊公路湿陷病害 陕西摆脱“不快”阴影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研究成果展示 ? 大型钢管混凝土拱桥光纤传感监测系统的开发 ? 路基路面的强度控制参数的研究 《国内外交通科技动态》 独一无二的弧线型钢塔 《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课题组再探雀儿山 四川省交通厅 雀儿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海拔高6168米,地势险要,气候恶劣,是川藏公路的咽喉要地。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的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高海拔地区复杂地质条件公路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依托工程雀儿山隧道全长6830米,海拔高度4380米,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特长公路隧道,隧道通风方式的合理选择对隧道工程造价及运营管理有作重要的影响。《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隧道通风所需新鲜风量计算中的海拔修正系数仅限于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内,对于雀儿山隧道行车排出CO及烟雾,如何正确选取海拔修正系数是课题组必须解决的难题。 从现行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条文说明中可知,自建立海拔高度修正系数以来,美国在1964年和1965年做过一氧化碳(CO)排放量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高原现场测试,日本建设省土木研究所在1968年做过烟雾排放量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的实测,根据实测结果制定日本现行规范推荐的烟雾排放量海拔高度修正系数值。这也是PIARC隧道技术委员会的推荐值。在我国现行规范编制时, 海拔高度修正系数采用的是PIARC隧道技术委员会推荐值的日本现行规范推荐值。所以,研究并测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海拔高度修正系数,探索在营运公路隧道通风设计中海拔高度系数的合理取值,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005年7月,项目科研课题组继进驻雀儿山气象观测研究后,再次挺进雀儿山,进行项目通风专题中海拔高度系数测试研究的现场测试工作。测试路线选择成都→犍为县→新津→雅安→二郎山→康定→折多山→新都桥→道孚→甘孜→马尼干戈→雀儿山垭口→原途返回至成都。测试标高的选择:犍为是海拔400m测试点,新津是海拔500m测试点,之后每升高500m高程,选择一个测试点。先后在1000m、1500m、2000m、2500m、3000m、3500m、 4000m、4200m(雀儿山道班,拟定隧道洞口标高东、西洞口各1个)、4500m及 5050 m(雀儿山垭口)标高设置测试点。此次测试行程约2000公里,海拔高度从400米至5000米,测试点位共12个。项目组在极其艰苦的作业环境下坚持工作了半个多月时间,为项目的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采集到了宝贵的基础资料。 前不久,四川省交通厅科教处陈双全处长等人亲临雀儿山测试现场对该项目执行情况进行了工作检查和指导,项目工作组对项目执行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同时,陈双全处长一行还对项目的雀儿山隧道气象观测站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四川省交通厅、设计院对此科研项目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极大的鼓舞了课题研究组科技创新的信心。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已取得“公路隧道营运通风设计中海拔系数研究”成果。 会诊公路湿陷病害 陕西摆脱“不快”阴影 作者:郭少言、侯军亭 行驶在咸阳机场高速公路上,你会看到两处路段设置了湿陷性黄土路面减速慢行警示牌,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这种警示牌在陕西的许多高速公路上都很常见,黄土地质区路面沉陷开裂等病害成为高速公路的安全隐患,也让高速交通在速度上打了一个大折扣。 黄土是西北地区一种常见的工程地基,消除这些土层的湿陷性,往往要在时间和资金上花费很大代价。如何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处理好湿陷性黄土路基,成为西部公路设计、建设、研究等部门的热门课题。 热门课题 陕西是湿陷性黄土重灾区,整治沉陷路面是高速公路养护部门一项繁琐艰巨的工程,据调查,高速公路一般通车一至两年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工后沉降,沉降量每年达10-30厘米。西安至宝鸡、西安至临潼等高速公路在运营过程中,反复修补沉陷病害,耗费大量人力、财力。 在湿陷性黄土上如何修好公路一直是个难题。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广泛意义,能够大量节约工程投资,并缩短工期。目前,国内外在黄土地区公路设计、施工、检测、试验等方面,尚无较完整的规范,对湿陷性的判别基本采用房建经验和规范。而公路工作环境和受力状态与房建地基差异很大,简单引用会带来不少问题。从现有的房建经验看,消除黄土湿陷性,一般采用强夯、换填、预浸水法等方式。 交通部在“十五”西部交通科技项目中设立了“黄土地区公路修筑成套技术”课题,今年11月全线建成通车的陕西禹门口至阎良高速公路是其研究依托工程之一,该项目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