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式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doc
塔式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1、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也称集中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形式是利用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群,将阳光聚集到固定在塔顶部的接收器上,用以产生高温,加热工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气体,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从而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特点
塔式电站的优点:
1.聚光倍数高,容易达到较高的工作温度,阵列中的定日镜数目越多,其聚光比越大,接收器的集热温度也就愈高;
2.能量集中过程是靠反射光线一次完成的,方法简捷有效;
3.接收器散热面积相对较小,因而可得到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参数可与高温、高压火电站一致,这样不仅使太阳能电站有较高的热效率,而且也容易获得配套设备。虽然这种电站的建设费用十分昂贵,美国的SolarOne电站初次投资为1.42亿美元,成本比例为:定日镜52%、发电机组、电气设备18%、蓄热装置10%、接收器5%、塔3%、管道及换热器8%、其它设备4%。但随着制镜技术的提高和规模的增大,定日镜成本将大幅度降低。以美国Sunlab为代表的研究部门以及Sargent&Lundy评估机构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作出了预测。Sunlab基于8.7GW规模预计到2020年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最终可达到约30~40$MWh,即每度电3~4美分;Sargent&Lundy基于2.6GW规模预计到2020年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成本最终可达到50~60$MWh,即每度电5~6美分。与常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如果算上环境污染的成本,那么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前景将更加广阔。美国能源部主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规模发电方面,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将是所有太阳能发电技术中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我国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太阳能利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做了不少应用性基础试验研究,并在天津建造了一套功率为lkW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模拟装置。
《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1999白皮书》指出:我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早在70年代末就开始了,但由于工艺、材料、部件及相关技术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加上经费不足,热发电项目先后停止和下马。国家“八五”计划安排了小型部件和材料的攻关项目,带有技术储备性质,目前还没有试验样机,与国外差距很大。
近几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耀明教授带领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三所 科技人员,在太阳能热发电研究领域中,取得了自动跟踪太阳、聚光、集热等方面的技术突破。由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河海大学新材料新能源研究开发院联合建设的国内首座“70k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于2005年10月底在南京市江宁太阳能试验场顺利建成,并成功投入并网发电。经过连续并网发电运行测试表明:该发电系统在运行稳定性、操控机动性、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均达到研发建设目标。
系统主要由定日镜装置、高温接收器装置、燃气轮机发电机组以及相应的水冷却系统、天然气供气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
“70k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整体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技术路线,其中定日镜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性能优越,价格经济;接收器采取的是国际上一直处于研究热点的空腔式高温接收器,效率高;发电系统采用的是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符合未来“联合循环”发展的趋势。
70kW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塔高33米;额定功率70kW;系统效率≥20%;
定日镜:32面20m2定日镜;双轴跟踪误差≤2mrad;镜面反射率≥85%;
接收器:以空气为介质的空腔式结构,工作温度≥900℃E,压力:3atm。
2、槽式太阳能热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全称为槽式抛物面反射镜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是将多个槽型抛物面聚光集热器经过串并联的排列,加热工质,产生高温蒸 汽,驱动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包括以下五个子系统:
1.聚光集热子系统。是系统的核心,由聚光镜、接收器和跟踪装置构成。接受器主要有两种:真空管式和腔式;跟踪方式采用一维跟踪,有南北、东西和极轴三种方式。
2.换热子系统。由预热器、蒸汽发生器、过热器和再热器组成。当系统工质为油时,采用双回路,即接收器中工质油被热后,进入换热子系统中产生蒸汽,蒸汽进入发电子系统发电。直接采用水为工质时,可简化此子系统。
3.发电子系统。基本组成与常规发电设备类似,但需要配备一种专用装置,用于工作流体在接收器与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