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新型生物聚合物的分子组成及特性研究.pdf
V01.3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NO.2
2009年2月 CHEMICALJOURNALOFCHINESEUNIVERSITIES 324—327
一种新型生物聚合物的分子组成及特性研究
黄海东1-一,王 薇1,马 挺1,李召雨1,梁凤来1,刘如林1
(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子微生物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2.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天津300384)
摘要 由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NX02合成了一种具有增稠性、假塑性、成凝胶特性和乳化活性的
新型生物聚合物.定性分析表明,聚合物由糖类、脂类和多肽构成,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4.8%,63.1%和
1.5%.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法测得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分别为408000和
382000,分子量分布M。/M。为1.07.该聚合物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脂类由
十六碳及十八碳脂肪酸组成.由于在聚合物的氨基酸组成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两种酸性氨基酸占23.3%,
因此可以采用酸沉法提取,从而大幅度降低其生产成本.
关键词 生物聚合物;分子组成;鞘氨醇单胞菌
中图分类号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1-0790(2009)02-0324-04
自从Yabuuchi等…提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以来,不断发现该菌属的新菌株。21.
鞘氨醇单胞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广泛,具有降解复杂有机物、耐受贫营养环境的能力.某些菌株
还能够合成由多糖组成的一类生物高分子聚合物,被称为鞘多糖,这些聚合物的单糖组成类似,都为
可逆凝胶的能力使其作为胶凝剂在食品生产和培养基制备中广泛应用;而沃仑胶和鼠李胶的高黏度特
性使这两种聚合物被用作增稠剂和稳定剂.
rR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鞘氨醇单胞菌属的最高同源性
菌株NX02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种未见报道的新型生物聚合物.该种聚合物在乙醇中不沉淀,可在酸中沉淀提取.本文对该聚合物的
分子组成和特性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材料、仪器与试剂
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sp.)NX02由本室鉴定并保藏.
Brookfield公司LVDV.II+RPO型流变仪;Stable
红外光谱仪;Heraeus 1100液相色谱,TSK4000色谱柱,WyattOPTIL示
Vanio—EL元素分析仪;Agilent
差折光检测器;DawnEOS十八角激光散射检测器;OptilabDSP示差折射仪;Agilent6820型气相色谱
G1
仪;HP 800A型质谱仪;HitachiL一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硅胶板为天津思利达公司产品;201x4离子交换树脂为南开大学化工厂产品;SephacrylS-400为
Amersham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实验过程
1.2.1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液体发酵培养基:蔗糖40g/L,蛋白胨2g/L,牛肉膏1g/L,pH=7.0—
h.
oC培养72
7.5,25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基,接种后置于旋转式摇床上180r/min,30
收稿时间:2008-05-0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资助.
联系人简介:马挺,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资源细菌及工程研究,E-mail:meor@nankai.edu.cn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No.2 黄海东等:一种新型生物聚合物的分子组成及特性研究 325
1.2.2 生物聚合物的提取和纯化 将发酵液于100℃加热30rain,用去离子水稀释10倍,10000
r/rai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个关于视知觉不变性的层次网络表示与计算模型.pdf
- 一个基于HMM的动态手写签名认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df
- 一个基于脑电波生物数据库精神病辅助诊断系统的需求与结构.pdf
- 一个基于软件设计模式的生物信息存储模式.pdf
- 一个生物种群的生存模型及其系统仿真.pdf
- 一个逆境诱导表达的水稻锌指蛋白基因的分离和鉴定.pdf
- 一株 Brevibacillus sp.的原生质球的制备及其对Cr(VI)的还原吸附效果分析.pdf
- 一株产氨浸铜细菌的分离与鉴定.pdf
- 一株产铁载体细菌的筛选及其与云母的相互作用.pdf
- 一株嗜酸化能异养菌Acidiphilium sp.的分离鉴定及其对Fe(Ⅲ)代谢的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