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矫治下颌后缩畸形地研究.pdfVIP

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矫治下颌后缩畸形地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腺手术,因涉及面神经损伤和肿瘤切除能否彻底等问题争议较大。 综上所述,寻找颈支的面神经逆行解剖法主要有以下优点:1、避免面神经其他分支的损伤,有效降 低面瘫的发生;2、保留颈支及颈阔肌的功能;3、解剖位置较为恒定,便于手术操作,尤其适于位于腮腺后 下极的良性肿瘤:4、符合外科微创化的发展趋势,有其实际的I临床意义。 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矫治下颌后缩畸形的研究 (100083) 王侠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 夏有辰 李健宁 李比 朱力 马勇光 面颅骨的完善发育是构成理想面型的基础。通常由于先天性下颌骨发育不全或创伤、感染因素影响 了下颌的生长发育,可致下颌支和下颌体短小,下颌后缩,严重者可呈鸟嘴样畸形,造成颜面各部比例失 调,使面部失去轮廓美,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通常在颏部植入骨块或组织代用品,如硅胶假体等予以矫 治。颏部充填术常见合并症有伤口感染、不愈合、血肿、植入物位置不当、偏斜、植入物排出、唇颏沟消失、 下唇感觉麻木等,为此要求改进手术操作方法,包括手术切口要小,损伤轻,术中利于观察假体植入位 置,便于操作,同时叉能保持正常形态功能与面容美观。我们在研究颏区形态结构基础上,自1995年以 来采用经口内切口假体植入矫治下颌后缩畸形4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42例,年龄在18—36岁,平均23岁。按美学要求,鼻根点、前鼻棘和颏下点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即符合 面部平面线,属于理想型颏部。下颏后缩畸形依其严重程度分三类:轻度,约离理想位置1cm;中度,约离 理想位置1—2cm;得度,约离理想位置2—3cm,并合并有正面明显缩小。据此标准,本组43例中,下颌 后缩畸形属轻度者19例,中度者24例。 材料与方法 一、颏部形态结构 包括成人尸体颏区标本12例,下颌骨10例。颏部位于下唇下方最凹陷处的颏唇沟与颏下点之间, 两侧以口角垂线为界。颏区由浅入深包括皮肤、浅筋膜、肌层、骨膜和下颌骨(图1)。颏区软组织血供丰 富。颏神经在颏孔处穿出,分布于颏部皮肤。颏孑L多位于下颌第2前磨牙根下方,下颌体上、下缘连线的 中点处,距正中线约2.5cm处,是颏神经阻滞麻醉处。面神经的下颌缘支,沿下颌骨下缘向前越过下颌 骨体,支配颏区肌肉,如损伤易导致肌肉瘫痪。 二、假体材料 。 40例患者植入物采用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固体硅胶假体,另3例则采用由美国Gore公司 制成的Gore—Tex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 三、手术方法 术前洗必泰漱口液漱口3日行口腔准备,碘伏消毒铺巾。术前设计时应依据鼻、唇、颏美学平面,以 鼻根点、前鼻棘和颏下点连线作为对照线测量颏水平后缩程度,选择厚薄、大小合适的颏假体,使所增加 的颏部高度符合美学标准。假体长度一般不超过两口角,同时应注意假体的弧度与颏部骨表面形态相吻 合,边缘一定要修薄,以避免术后产生阶梯状畸形。用龙胆紫在假体前方标记出中点位置备用,并按其形 状在颏部皮肤表面标记剥离范围及中线位置。行局部浸润麻醉,予唇龈沟处唇系带外o.2cm处各做一 长为o.6~1.ocm的粘膜切口,切口位置相当于两侧下颌第1、2切牙,尖牙下方,在中线附近注意避免 损伤唇系带(图2)。切开粘膜在粘膜下贯通两侧切口,刀腹朝向牙槽骨切开骨膜,从两侧切口用剥离器 按事先标记范围在骨膜下钝性剥离,做一颈小底大的烧杯样隧道,绕开两侧的颏孔,避免损伤颏神经。剥 离范围稍大予植入体即可,并尽可能使两侧的手法力量及范围一致。随后用小弯钳持夹住假体中后部, ·339· 沿其长轴从左侧切口将假体向右侧推送植入已剥离完毕的腔隙,必要时可从右侧切口用纹式钳辅助牵 引完成植入。通过在唇系带两侧的切口观察假体所放位最是否恰当,确认假体中点与颏部皮肤标记的中 线吻合,如有需要可用细针头从颏部皮肤中线垂直穿入腔隙中,进一步确保两中点的吻合,以避免假体 位置偏斜。观察外形满意后,用3/o丝线分层缝合切口,术后应用抗菌素,加压包扎,固定外形,1周拆 线。 结 果 全组43例,术后局部肿胀轻,并能在1—2周内消退,外形改善满意(图3、4)。无一例出现术后感 染、伤口延期愈合、假体明显偏斜、下唇麻木等并发症。长期随访31例,随访时间1—3年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