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转基因育种的探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菜转基因育种研究 官春云 李 构 陈社员 刘忠松 王国槐 熊兴华 林良斌 何业华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 长沙 410128) 摘 要 本文介绍了Bt毒蛋白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育成抗虫新品系、墓因工程雄性不育系、恢复系选育 和杂种优势利用以及反义FAD,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莱双低品种提高油酸含量的研究结果。 关扭词抽莱,转基吟育oy 自1986年MathewVH等首先将NPI,一B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人芥菜型油菜以来,转 基因油莱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据E.D.Earle和V.C.Knauf报道(1999),从1988年到1997年 七年间,有45篇文章报道了34个不同的基因对甘蓝型油莱进行了遗传转化,并育成一些转基 因油菜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据C.Jamm(2000)报道,1998年全球转基因油菜种植面积为240x100hmZ,占全球油菜种植 面积的9%.1999年全球转基因油菜面积为280xI(PhW,占全球油菜总面积(2500xh)002.1 的11%,年年有增加。另据C.James报道,2000年全球作物总面积为27100x1了hm2,转基因作 物面积为4420x1了h甘,转基因作物占全球作物种植面积的16%o 为了育成适于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油菜品种,我们于1995年开始进行Bt毒蛋白基因、TA29 核酸酶基因、反义FADZ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Bt毒蛋白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育成抗虫新品系的研究 1.1 宜义 莱青虫(Artogeia)是危害油菜的重要害虫,属鳞翅目,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一年可发生8- 9代,且世代重叠危害,严重影响油菜产里和品质形成,同时还可传播软腐病,在秋雨多的年份 常导致成灾。过去用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佳,且污染环境,又增加成本。而来自苏云金杆菌的 CryI类Bt毒蛋白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特异地对鳞翅目昆虫有杀虫活性,使油菜获得抗虫性, 并能在油莱中稳定遗传和表达。为此进行本研究。 1.2材料和方法 受体品种为湘油13号(B.napus)。农杆菌(Agrobacteriumtunufaciens)菌株为LBA4404。表 达载体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中心范云六教授提供的pEWZ10质粒,含有经过人工构建 的Bt杀虫蛋白基因和筛选标记基因NP171I。农杆菌介导转化方法是:挑取含有pEWZl。质粒 的农杆菌单菌落接种于含四环素3mg/L的YEB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过滤,至OD600达 0.5,然后离心收集菌体,用MS液体培养基洗两次,再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切取4- 5d无菌苗的子叶柄约2rma,在ms培养基(附加6一BA4.5mg/L)上预培养10h,放人稀释菌液中 浸染4一5min,用灭菌纸吸干菌液,插人共培养基(MS十6一BA4.5/Kenmycinl5mg/L)黑暗培养 印一72h。转移到筛选诱导培养基(MS+6一BA4.5mg/L十kan15mg/L+Cmheniclin500mg/L+ 人;NO}5mg/L)上培养(25C9,光照16h/d),3一4周后切取再生的绿芽于生长培养基(MS+ 官春云等:油菜转羞因育种研究 Kan15mg/L十Carb250mg/L十Kanl5mg/L)中,2一3周即可生根,待根系发达后移至盆钵。子 房注射的方法是:对即将开放的花蕾进行人工去雄,并套袋挂牌,在第2d.或第3d上午9:00- 10:00授粉,重新套袋。在授粉后一定时间内用微玻针(针口直径10一100P.tn之间),从子房不 同部位注射 卜3匹质粒DNA,然后再套袋隔离2周,成熟后收获种子。转化成功后,对转基因 植株进行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选择。 1.3研究结果 1.3.1转化结果 以子叶柄作转化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最佳侵染时间为3一5min,最佳共培养时间为60- 72h,在最佳转化条件下,35。个外植体共培养获得小植株14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频率为 8.3%。经Dotblotting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转化频率为1.18%。采取子房注射法转化,在 授粉后20一30h从子房中部注射。.5一1.51+g外源DNA,在实验的25个子房中获种子674粒, 其中卡那霉素植株率为12.8%. 1.3.2 表达检测 对转基因植株进行GUS基因表达检测,结果呈阳性,表明Bt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