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黑导电母粒制作技术地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4中国(上海)产业用化纤及新纤维技术与市场论坛 碳黑导电母粒制作技术的研究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汪乐江 摘要碳黑经表面处理与偶联剂偶联,然后添加分散剂、助剂及载体并充分搅拌均匀 后,经双螺杆混炼挤出,/即可制成导电纤维母粒.本研究中包括以下内容:不同品种碳黑、 不同表面处理方法、不同品种偶联荆,分散剂及其添加方法、多种配方试验等。母粒经挤压 仪挤出成条,挤出粗丝条的可拉伸性、连续性、光洁度可考察其可纺性;挤出丝条比电阻率 的测定可考察其导电性,从而来衡量导电母粒试制的效果。 1 前言 碳黑导电纤维的开发应用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杜邦公司率先采用复合纺丝技术制造 出了以碳黑为芯的皮芯结构的复合导电纤维,并成功地应用于地毯生产。近三十年来,不断 有国外公司宣布开发成功了碳黑导电纤维。 碳黑作为一种导电组分添加到高聚物中纺丝制成导电纤维,早已成为化纤界众所周知的 实用品种。但是真正能掌握导电纤维母粒的研制技术,进而纺出质量上乘的导电纤维的公司 和厂家为数并不多,尤其是中国国内真正纺出优质导电纤维的厂家几乎没有。 鉴于导电纤维的高附加值及化纤织造原料离不开导电纤维这一事实,开发此类特种纤维 必然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制造导电纤维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导电纤维母粒的试制。 本试验主要从分析和研究碳黑导电纤维母粒试制过程中诸多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导电纤维母 粒的最佳配方及制作方案。 2试验原料 2.1碳黑 我们收集到的碳黑有: 吸液量4.2ml/g,视比容16ml/g,电阻率2.1Q,粗组分0.01%,PH值7。 2004中国(上海)产业用化纤及新纤维技术与市场论坛 飞扬。 (3)四川碳黑所的V.、v4和SL30牌号碳黑。其规格为: m~30p V。:20u 25%时,电阻值104Q~105Q; V4: 18m~25 u um,比表面积200 Q~106 m2/g。加量20%时,电阻值105Q; 加 量25%时,电阻值104Q; SL30:18um~25u m,比表面积270 m2/g。 加量20%时,电阻值105Q~108Q;加 / Q。 量25%时,电阻值104 (4)清华大学提供的纳米碳管。粒度50 nnl,堆比重:0.0569/ml。 (5)进口Printex牌号RCF碳黑。原生粉粒径18nm,BCT表面积265。 2.2偶联剂 本试验用到的有: (1)铝酸酯类DL型,膏状物; (2)钛酸酯类:钛酸四丁酯、钛酸酯1。和钛酸酯2。; (3)硅氧烷类:硅氧烷l#。 2.3分散剂 聚乙二醇、低分子聚乙烯蜡、石蜡和聚醚等。 2.4增塑剂 硬脂酸钙、液体石蜡和EBS等。 2.5高聚物载体 聚酯类粉、聚乙烯粉、聚丙烯粉和聚酰胺粉料。 3试验方法 3.1碳黑的表面处理 碳黑用①正丁醇、②10%碱液、③低浓度氧化剂水溶液浸泡,并用回馏装置加热回馏两 小时,抽滤掉处理液,然后烘干碳黑。 3.2偶联剂及其添加方法 偶联剂分水溶性、水解性和油溶性三种。直接添加往往会引起分布不均;用水稀释可能 引起载体含水较高,不易制得可纺性能好的切片。最好的办法是用醚类、醇类或矿物油类稀 释,使其添加均匀。加入偶联剂后一般需升温和保温一段时间以使偶联剂活化,起到偶联的 作用。 ·93· 2004中国(I-海)产业用化纤及新纤维技术与市场论坛 3.3分散剂及其它助剂的添加 分散剂及其它助剂均采用直接加入法,用研钵进行研磨混合,或用高速搅拌机利用摩擦 升温,使用叶轮搅拌混合均匀。 3.4挤压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