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微囊渔药的研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微囊渔药的研制.pdf

《淡水渔业》2003年第33卷第6期 生物微囊渔药的研制 陈舒泛华元渝 (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10097) 摘要以土霉素作为试验药物,介绍了产业化生产生物微囊渣药制剂产品的工艺流程。实验表明,以 微藻作为微囊渔药的壁材制成的生物微囊渔药能够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将药物传递到鱼苗,从而建立了一种 鱼苗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的新方法。 关键词生物微囊,仔鱼渔药,食物链 /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大国,随着养殖密度 养等科研和生产方面有广泛用途。到目前为止,生 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鱼病问题目趋严重。目 物微囊渔药的开发和运用在国内外鲜有报道。 前对鱼类细菌性疾病进行控制,除了要积极加强生 I材料与方法 态调控外,其主要手段仍然是使用抗菌药物,使用 1.1工艺流程 渔药是必不可少的解决途径。现有的内服渔药多以 i圭垫整妻丛盐塑壁垫l—l型些堂塞皇塑l—I墨垂墨壁堡查l 和饲料混合的方式作用于鱼类,如果饵料不能被鱼 一匮匾玉困——国殛圈一匿巫窭亘圈 类摄食.渔药则溶解在水体中,造成养殖水体的药 一匡巫匿圈 物污染,药物长期存在于环境中会引起鱼病菌的抗 药性和鱼体药物残留。资料显示,在育苗过程中的 1.2生物微囊材料的筛选 仔鱼体内已存在大量条件致病菌,需要进行鱼病的 从天然淡水水体、树皮、墙壁等着生微藻的环 预防。目前,对鱼苗的灭菌消毒仍采用传统的浸浴 境中取样,经初步清理后用BBM培养液预培养; 方法,这种方式只可能体外灭菌,至今,还没有一 向BBM中加入4%琼脂,灭菌后倒平板;在超净 种有效方法能够将渔药直接送递到鱼苗体内,达到 工作台上,取预培养材料于平板上划线分离i经培 直接杀灭体内细菌的目的。选择单细胞微藻,通过 养后,挑取平板上单个藻落,放人盛有50raL培养 异养发酵规模化生产,制作成生物微囊,选择在渔 液的三角瓶中,摇床进行纯培养。经多代培养后, 业生产上使用成熟的、符合国家有关使用规范的药 测定生长速度,选择生长快的株系。 物,与微囊材料以物理方式进行灌装,做成生物微 1,3异养化驯化 囊药物。整个过程不进行化学反应,不改变药物的 在BBM中加入10%的葡萄糖,制成异养培养 原有性质,能保持药物的原有作用。这样的生物微 液。将lOOmL培养液装人250mL的三角瓶中, 囊药物,通过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食物链传递 121qC灭菌。在超净台上接种lOmL藻液于培养液 的方式,将药物定向送到鱼苗体内。 中,30℃,140f/rain摇瓶,5天后转代,经多代无 生物微囊药物材料单个粒子的直径在lO灿m左 菌培养后驯化为异养株系。 右,利于轮虫、鱼苗等吞食。灌装完成后,也可以 1.4分闭式发酵罐培养 进一步用明胶对生物微囊包膜,这样可切断药物与 IOL搅拌反应器(镇江东方生物工程设备技术 空气的接触,克服一些药物易氧化的缺陷。微囊药 公司生产)培养时,工作容积为7L,接种700raL 物只有经过动物的消化道被酶解后,包膜中的药物 异养藻液,于30qc、50r/rain搅拌,通无菌空气量 才能释放,提高了药物疗效,减低了水体的药物污 0.8vvm、暗培养50h。发酵液经离心成藻泥。 染。开发高效生物微囊渔药,在饲料及饵料生物培 1.5药物分子灌装 收稿日期:2003—06—24 14 万方数据 取50raL藻泥、放人500mL高渗溶液中,混合均天喂食一次。投喂时用极细的胶头滴管吸取一滴即

文档评论(0)

gacz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