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用气象科普知识
1.降水量(俗称落雨、落雪) 降落在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而积聚的深度,规定以毫米(mm)为计量单位。降水分为液态降水和固态降水。气象学上经常使用雨量等级或雪量等级来描述降水强度,具体见下表(单位mm)。
量级、时间 12小时 24小时 小雨 0.1~4.9 0.1~9.9 小到中雨 3.0~9.9 5.0~16.9 中雨 5.0~14.9 10.0~24.9 中到大雨 10.0~22.9 17.0~37.9 大雨 15.0~29.9 25.0~49.9 大到暴雨 23.0~49.9 38.0~74.9 暴雨 30.0~69.9 50.0~99.9 暴雨到大暴雨 50.0~104.9 75.0~174.9 大暴雨 70.0~139.9 100.0~249.9 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105.0~169.9 175.0~299.9 特大暴雨 ≥140.0 ≥250.0 2.风向风速 风速——天气预报中所说的风是指标准气象观测场内风塔上离地10米高处所测得的风向和风速。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日常生活中用8个方位来表示风向。风速是指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速度,以米/秒(m/s)为计量单位。
3.气温
气温——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是指标准观测场内百叶箱中距地面?1.5?米高处所测得的温度,它与露天下或室内测得的温度是完全不同的,单位为℃。气象上常用的有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各次观测的气温值的算术平均值;最高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高值;最低气温是指某一时段内气温的最低值。 4.雾 雾——指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根据水平能见度大小分“轻雾”(能见度1.0~10.0公里)、“雾”(能见度0.2~1.0公里)、“浓雾”(50~200米)和“强浓雾”(能??见度至不足50米)。 5.霾 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混浊现象,能见度小于10公里。通称阴霾。 6.热带气旋 民间俗称为台风。根据其底层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速大小分为6个等级:6-7级称热带低压,8-9级称热带风暴,10-11级称强热带风暴,12-13级称台风,14-15级称强台风,16级或以上称超强台风。 7.强对流 强对流是指出现大风、冰雹和龙卷风等,发生突然、移动迅速、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的危害性天气,经常伴随着电闪雷鸣、风大雨急等恶劣天气。可致使房屋倒毁,庄稼树木受灾,电力通讯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8.常用天气预报范围用语 (1)个别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5%的区域。 (2)局部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小于10%的区域。 (3)部分地区:一般指预报服务范围内有10%~30%的区域。 (4)大部分地区:指预报服务范围内大于50%的地方。 9.常用天气预报时间用语 气象预报以北京时20点为日界,天气预报中常用的时间用语有:白天:8~20时。?上午:8~12时。中午:11~13时。?????下午:12~18时。傍晚:17~20时。
夜里:20时~次日8时。上半夜:20~0时。
半夜:23~1时。下半夜:0~5时。?凌晨:3~5时。
早晨:5~8时。上旬:1~10日。?中旬:11~20日。
下旬:21日~月底。?10.气象上的四季划分
气象划分法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