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吕 炳 岚
(浙江省海宁市蚕业生产技术指导总站 314400)
家蚕微粒子病是病原微孢子经胚种传染和食下传染而使蚕感染发病的一种毁
灭性疫病,它严重影响蚕种的质量。长期来,我市在微防工作中,始终贯彻“预防
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从而正确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发生和蔓延,为我市发展
蚕桑生产,满足蚕种供应,作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微粒子病毒率上升,淘汰率增
加,影响了蚕种质量,蚕种生产单位效益下降。
1 微粒子病发生情况
微粒子病在我市蚕种生产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反复,第一次,自1970年至1974
1986年秋期,由于桑毛虫、桑尺蠖大暴发,蚕食下大量虫粪、虫口叶,淘汰毛种
共生产毛种735万张,淘汰毛种43万张,淘汰率5.8%,经济效益下降。2002年至
2003年坚持省公司提出的“三控一严”防治方针,采取全方位微防措施的落实,狠
抓技术到位率,淘汰率下降在5%以下,无毒率明显提高,达到81.24%,微防工作取
得显著的成效。
2 微粒子病发生和蔓延原因分析
2.1茧丝行业进口原料对环境的污染
微粒子病在全国重点蚕区近年来发生都较严重,而我市的丝厂、绢纺厂从全国
各地进口大量原料茧,从而病源污染了蚕区,例如:钱塘江原蚕区10个原蚕户在
绢纺厂上班,有7个原蚕户发生微粒子病,占70%。
2.2微粒子病源对原蚕区环境的污染
从2001年至2003年春秋期在马桥、丁桥、钱塘江、萧埭原蚕区范围内抽样镜
检,共检27119个,1707个样本检出微粒子病孢子,检出率6.3%。其中桑虫检134
个样本,45个检出微孢子,检出率33.6%;桑叶检15631个样本,1071个样本检出
微孢子,检出率6.9%;灰尘、蚕沙、茧衣、树叶等检11354个样本,591个样本检
出微孢子,检出率5.2%。上述抽样镜检调查数据说明,在原蚕区和蚕区内,微粒子
病源的大量存在,对控制微粒子病发生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3桑园虫害严重,直接污染桑叶
家蚕微粒子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随着茧丝绸行情的波动,茧价时高时低,蚕农对培桑养蚕积极性下降,又加上
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年以下的农民进厂务工,部分桑园弃管,草荒、虫灾、虫情暴
发。丝茧育、种茧育桑园互相穿插,给治虫工作带来困难。从桑虫镜检情况证明,
多种桑树虫害与家蚕微粒子孢子相互感染,这些桑虫、虫粪污染桑叶是造成蚕食下
传染的主要途径。
2.4原蚕区微防工作的难度
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扩大规模,发展原蚕区生产,1992年
开始解决了每年蚕种缺口靠调进的局面,为适应蚕桑生产的发展,满足蚕种供应作
出了贡献。但是原蚕区基础设施差,种茧育丝茧育交叉饲养,生活区与生产区难以
隔离,一年多次养蚕,环境污染重,防病消毒难度大,劳力紧张,操作粗放,蚕沙
处理不当,摊晒喂羊成习惯,微粒子病污染机率大。
2.5思想麻痹,防微措施到位率差
少数职工及原蚕户对微粒子病危害性、严重性、顽固性缺乏认识,防微意识谈
薄,一系列防微措施到位率差,桑叶浸消偏面追求浓度高,忽视浸消质量,五选淘
汰力度不够,对迟眠蚕、不良茧蛹、蛾淘汰场与场、户与户、品种间差异大,原蚕
户按照丝茧育习惯不严格分批提青,1.3龄不淘汰,4—5龄发育齐,无法淘汰,给微
粒子病发生增加机会。
3有效控制微粒子病发生和蔓延的对策
3.1采取措施,控制大环境污染
对微粒子病源加大预知检查范围,摸清污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有
原蚕区的乡镇严禁发放带毒蚕种,防止扩散污染。在原蚕区范围内严禁摊晒蚕沙、
蚕蛹和蚕沙作羊的饲料。
3.2加强桑虫防治,杜绝桑虫与蚕的交叉传染
家蚕微粒子病孢子与桑尺蠖、桑螟、野蚕、桑蟥等害虫都相互感染,分析我市
微粒子病淘汰多的就是桑园虫害发生严重的年份,所以,微防工作首先要抓好桑虫
防治的关键,定点做好桑园虫情的预测预报,中秋结束后桑园全面使用长效菊脂类
农药进行防治,杀灭越冬害虫,压低虫口基数;春季发芽前即进行白条治虫,夏秋
季根据虫情发生情况,抓好适时防治,注重防治质量,并按桑虫类型抓好药剂防治
和人工捕捉相结合的农防措施,为控制微粒子病发生打好基础。
3.3强化消毒防病,净化养蚕环境
从实际出发,制订完善防病防毒制度,强化蚕前蚕室蚕具的消毒,组织消毒专
业队,配备专用消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