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学习策略与学习迁移 三个问题: 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 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什么? 学习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 可能的回答: 高分低能的原因:学到的不会用(纸上谈兵) 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能力不等于工作能力 “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愿望 * 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的分类 * 学习迁移的概念 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举例: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 学习迁移发生的领域:知识、动作技能、情感、意志、态度和品德等等 举例: 幼吾幼以及之幼,爱屋及乌、光环效应 * 学习迁移的分类 1、迁移的效果 2、迁移的方向 3、迁移的抽象概括水平 4、迁移的内容 * 1、迁移的效果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 举例:骑自行车与摩托车 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 举例:自行车与人力三轮车 * 2、迁移发生的方向 顺向迁移:先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举例:守衡(热学)--守衡(皮亚杰理论)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学习的影响 * 3、迁移抽象概括的水平 水平(横向)迁移:处于同一概括层次学习间的影响 举例:直角/斜角 垂直(纵向)迁移:处于不同概括层次学习间的影响 举例:角/直角 * 4、迁移的内容 一般(普遍)迁移:一般到具体,即由原理、原则、态度的学习对某一具体学习的影响 举例:动物概念—用于解释任何一种动物 特殊(具体)迁移:具体到具体,即某一具体、特殊的学习对另一具体、特殊学习的影响 * 主要结构 第一部分 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部分 认知策略 第三部分 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第四部分 学习策略的训练 第五部分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的理论 迁移与教学 学习迁移的终极目的:为迁移而学 * 学习迁移的理论 1、相同元素说 2、概括化理论 3、关系转换理论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 1、相同元素说 代表人物:桑代克 理论主旨: 只有当两个训练机能之间有相同的元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外一个机能的习得 只有当两种情境相似而且其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而且一个情境与另一个情境中相同的元素越多,迁移就越大 相同元素或共同成分:共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 理论修正: Woodworth后来把相同要素说改成为共同要素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 理论依据:桑代克“知觉形状”实验 * 桑代克“知觉形状”实验 实验目的: 训练大学生被试对各种形状大小图形面积的判断能力 实验过程: (1)预实验:估计矩形、三角形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目的是了解被试判断面积的能力 (2)用90个面积不等的平行四边形进行面积判断训练 (3)测验1:判断13个与训练图形相似的长方形面积 (4)测验2:判断27个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 实验结果:训练提高了被试对长方形面积的判断能力,而没有提高判断三角形、圆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能力 * 2、概括化理论 代表人物:贾得 理论主旨: 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得以发生的主要原因 对原理的了解概括越好,对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越好 理论依据:水中打靶实验 * 水中打靶实验 实验被试:小学五六年级学生 实验过程: (1)甲组在训练前充分学习水的折射原理,乙组不学习该原理 (2)甲乙两组均进行水中打靶练习,靶子位一起水下12英寸处,两组学生打靶成绩基本相同 (3)改变靶子的位置,由12英寸变为4英寸,甲组成绩显著高于乙组 实验结论:甲组学生在第一次打靶时把原理概括化,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成绩提升 * 3、关系转换理论 代表人物:苛勒 理论主旨: 迁移的关键不在于有多少共同的因素,也不在于掌握原理,而在于所有要素组织成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在于能否了解到手段-目的之间的关系 迁移的发生主要是对两次学习情景中原理原则的关系的“顿悟” 促进迁移的不是两个情景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情景中的共同关系 理论依据: “小鸡(幼儿)觅食”实验 * 小鸡(幼儿)觅食实验 实验被试:小鸡(幼儿) 实验操作: 训练小鸡和幼儿在灰度深浅不同的纸上找食物吃 实验过程: (1)两张纸一张浅灰A一张深灰B,食物总是放在深灰的纸上,通过训练让被试对深灰色的纸建立条件反射 (2)用一张比原先两张纸灰度更深的纸C代替那张浅灰纸A,看被试的反应 实验结果: 小鸡对新的、灰度更深的纸的反应是70%,对原来深灰的纸的反应是30%;所有小孩均对灰度更深的那张纸产生反应 * 4、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理论主旨: 所有的有意义学习都包含着迁移 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迁移的关键因素 迁移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知识的影响 * 影响迁移的三个因素 可利用性: 在个体的认知结构中,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