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听人与用户研究理论概念分析之初探
陈启亮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研究所 博士候选人
摘要:用户、读者、听众、观众、受众、阅听人、内容消费者,这些不同词汇,可能指涉相同的人:例如,正在观
看或使用电视的人。由于科技的进步,传播媒体由单向转向互动,且讯息技术由目的工作导向转为日常生活娱乐,
因此不同学科的用户概念与理论,应当进行整合性探讨。本文建立一四象限的分析架构,综合不同领域的用户研究
理论,作为扩展图书信息学用户理论的研究初探。
关键词:用户研究,阅听人研究
AnAnalyticsFrameworkofAudienceandUserConcepts
Abstract:“User”,“reader”,“audience”,“contentconsumer”,allthesetermsmayrefertothesameperson:i.e.,
amanwhowatchingTV.Inthisinformationera,mediaturnfromone-waybroadcastingtointeractive.Software
technologyisnotonlydesignforproductivity,butalsoforentertainment.Theconcepto User/Audience should
be integr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try to build an analytic framework,to expendingthe user research in
informationscienceandstudies.
Keywords:Userstudy,Audiencestudy
概述
在二十世纪,阅听人指涉各种不同的受众:收听无线电广播的听众,参与音乐舞台表演 、
收看电视广播的观众 ,书籍 、报纸 、海报等文字传播媒体的读者 。由于大众传播时代的媒体都
是单向的 ,因此audience一词的依据当时的内涵 ,译为受众或阅听人 ,代表不同信息媒体的信
息接收者 。当计算器与因特网媒体兴起时 ,在传播媒体与营销产业中 ,仍继续使用audience一
词;而在计算器工程与设计领域,则用用户(user)一词。不同的用语,反映着语汇背后不同
的理论观点与典范。大众传播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就是探究阅听人概念的本质 ,并且累
积了相当多的理论文献探讨 (王宜燕,2012 ;張玉佩,2004 ;陳雪雲,2004 ;魏玓,1999)。
然而 ,在传播的阅听人研究的实务上 ,由于信息技术导致的互动行为,使得人们也能使用
新的互动电视寻找内容,或干脆改用计算机观看影视内容 。「广播」的单向信息模式,被技术
的互动、实时 、去中心化的特性所颠覆 ,使得传播研究 ,必须由接受者概念 ,改为更重视阅听
人的主动性 ,或是以用户的概念来理解 。此时 ,信息行为研究中的用户概念 ,也成为传播研究
能够参考的一种研究理论典范 (翁秀琪、施伯燁、孫式文、方念萱與李嘉維,2009)。
另一方面 ,对信息技术与设计研究而言 ,在技术普及并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之后 ,也渐
渐由原本的「任务性 、工具性」的使用 ,转变为「社会性 、休闲性」的利用(Kaptelinin,1996)。
陈启亮,男,1973年生,就读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资讯学研究所,指导教授為柯皓仁博士。现为博士候选人。
同时任职于知世安索帕(wwwinsisobar)使用者经验设计中心副总监,台湾使用者经验设计协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
为资讯行为、资讯设计、资讯架构学、资讯社会学。联络方式 xxc.chen@
19
而原本以 「目的理性」导向的用户概念 ,便显得受局限且脱离日常生活脉络 。因而需要进一步
参照其他概念典范 ,将用户概念 ,重置在社会脉络中 。如采用实践(McKenzie,2003 ;Savolainen,
2007)、社会建构行动的概念(Rosenbaum,1996;Talja 、Tuominen與Savolainen,2005 ;Tuominen 、
Savolainen,1997),或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 (H.Albrechtsen 、Hj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学东南大学vlsi设计基础数字集成电路_2016vlsi1-课程介绍for mooc.pdf VIP
- 医美网络咨询与沟通(医美咨询师课件).pptx
- 2025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校招+社招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打印】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汇表.pdf VIP
- 液化气体钢瓶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新定义题型:集合下的新定义(四大题型)学生版+解析.pdf VIP
- 科室医疗质量自查工作制度.docx VIP
- 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pdf VIP
- 广州市公务车维修项目工时费明细表.pdf VIP
- 内蒙古自治区点石联考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份联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