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古代寓言二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 古代寓言二则.ppt

五 古代寓言二则 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 3、理解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作者简介 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年)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当时思想家荀卿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称《韩非子》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著。全书属于论辩文的,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他非常喜欢用小故事讲大道理,书中许多生动的寓言故事,如郑人买履、滥竽充数、买椟还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十分受人喜爱,有些已成为成语。 背景介绍 重点词语 ①度: ②之: ③坐: ⑤操: ⑥度: ④之: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译文】有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上它。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忘了带尺寸)就对卖鞋子的人说:“我忘了带尺寸。”就返回家拿尺寸。 量长短 动词,到……去 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座位 拿,携带 念“dù”,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同“返”,返回 ⑦反: 重点词语 ①及: ②遂: ③之: ⑤无: ④宁: 【译文】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到,等到 指履 不 终于 宁可 1.《郑人买履》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 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笑话,连鞋子也没买到。 讽刺那些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 《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板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相,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作品:《吕氏春秋》是杂家(儒、法、道等)著作,又名《吕览》。 作者简介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我国古代杂家的代表作,是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内容不可以一家之学来概括,因此被认为是杂家的代表著作。此书不但取材广博,而且语言整齐简练。 背景介绍 重点词语 ①遽: ②契: ③是: ④所从坠: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立即,匆忙 雕刻 剑坠落之处 指示代词,这儿 重点词语 ①止: ②其: ③求: ⑤惑: ④若此: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停止,船至江边而止 他,指涉江的楚人 迷惑 寻找 像这样 1.《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 2.《刻舟求剑》的寓意是什么? 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进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 讽刺了那些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1.《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2.《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的推向深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 *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