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村产业转型的旅游发展的案例探讨.pdfVIP

乡村产业转型的旅游发展的案例探讨.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4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乡村产业转型与旅游发展的案例探讨 林铭昌 邱秀珠林佑蓉 (亚洲大学休闲与游憩管理学系。台中县) 一、前言 中国台湾于1990年起开始积极推行休闲农场建设,同年度开始办理农渔村文化发展计 划,以配合硬件建设的方式,办理各项农业社区文化活动。又于1994年正式提出社区总体 营造政策。由艺文的角度切入农业产业经营问题,强调以人为中心,提出产业文化化及文化 产业化的社区产业总体营造方针。也就是说,20世纪90年代起,台湾农业社区的产业经营 开始注重文化层面,由产业文化的探索,对农产品及休闲农业服务等的文化包装、文化行销, 提供农业可持续经营的新思路。 南投县上安社区亦从社区活动中心兴建、社区发展协会组成以及社区环境景观美化的 时代,逐步走入社区人文环境重建的时代。在台湾地区都市化的过程中,传统农业社区除了 面临劳力外移的问题之外,社区大量青年人赴外求学,也造成社区不同世代之间的疏离感日 趋严重。上安社区推动总体营造之初,就注意到这样的问题,因此,社区举办活动时,有别于 其他重视传统民俗活动的杜区,特别注重世代与社区产业发展。 二、上安杜区简介 (一)地理位置 上安社区位于南投县水里乡的最南端,新中横公路(台21线)86.5~89.5km之间,隔 三十甲溪与信义乡相邻。在行政区域划分方面,包括整个水里乡上安村,但若依照社区活动 来定义范围,则包括兴隆村第8邻,以及信义乡三十甲村南端。上安村距离水里市区约 10km,距南投市约30km,主要的联外道路为新中横公路,社区与南投市的时间距离约为 50rain,至中二高名间及竹山交流道约为40min。由台21线往南可至东埔温泉、玉山公园 以及阿里山森林游乐区,往东北可达日月潭、九族文化村、奥万大、清境农场及合欢山一带。 往北若接台16线距离水里蛇窑约8km,距离集镇约15km,由16线往西走经集鹿大桥,可 抵溪头、杉林溪。上安社区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山不市的地方,属于缺乏边陲补助的边 陲地带,社区内没有知名的景点,也没有年代久远的历史文化或古迹。 (二)地形与地貌 上安社区位处西峦大山西北侧,区内山势走向主要呈南北向,坡向除了兴隆村第8邻为 东向坡之外,上安村及信义乡三十甲大坪顶区皆为西向坡,区内大多为坡地,面积较大,平地 m至1200 为陈有兰溪冲积平原。社区高度分布约在海拔420 121之间,陈有兰溪平原为低 点,大坪顶区为高点,海拔高低差距大,因此自然及人文地貌内容丰富。陈有兰溪及台21线 切穿社区,台21线西侧为陈有兰溪冲积平原,种植作物以葡萄、夏季蔬菜及槟榔居多,接白 第二篇 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 125 不仔产业道路过陈有兰溪可抵兴隆村,该处为社区内唯一的东向坡,该区栽植品质优良的华 km 盛顿脐橙。台21线西侧住宅多为集村式的聚落,主要分布区域包括台21线87·--87.5 两侧的上安街道区、田仔底及顶田仔底两处陈有兰溪冲积平原。台21线的东侧为山坡地 形,种植作物以槟榔、茶树及梅树为大宗,其他尚有热带水蜜桃、寄接梨及日本甜柿等。农宅 则为散居型态,大多坐落于各自的农地之中,且住屋的建筑形式与建材各具特色。 (三)历史沿革 上安社区据说曾是布依族郡社,后来因为旱灾导致农作物歉收,该社群乃南移至现在信 义乡北端一带。至1930年左右,来自台中县东势地区的客家族群,到上安社区北端的郡坑 一带开垦,其后来自彰化县园林及田中一带的闽南族群陆续移人,遂形成社区内两大族群共 同居住,人口数大约各占一半,且两大族群相处融洽,并未有族群之间的纷争或派系形成,同 时随着族群间的通婚,已逐渐产生同化的现象。 早期移入的居民以砍伐樟树经营樟脑业或开垦陈有兰溪沿岸冲积平原为主。土地利用 则配合当时执政者的政策,在日本人占领时期,社区内大量种植甘蔗并设置糖厂,三廊即为 当时的糖廊。其后,为配合政府第一阶

文档评论(0)

bhl0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