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面临的现状是作业多,课外负担重,严重影响了学生课外自主、活泼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为了“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①本人对高效课堂进行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高效课堂兴趣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规范课前演讲,增强学生的参与度
2.结合年龄特点,运用直观性原则
1.文字的直观的使用。
2.课本文物照片的使用。
3.根据想象绘画。师:“请根据课本小字的描述,画出河姆渡人干栏式房屋的简图并说明这样设计房屋的好处?大家在下面画,请一个同学自告奋勇到黑板画出来,并解释这样设计的原因。”
4.实物的使用。
3.授权与激励,训练学生的管理能力
1.关注新闻时事,加强与历史课堂的链接
2.发掘历史的细节,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3.运用古诗词,营造诗意的课堂氛围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1.猜谜语:学习“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时,我引用了几个谜语游戏,学生猜的很投入,无形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如抢答三国人物:凿壁偷光(孔明)孔雀收屏(关羽),抢答三国地名:“红墙”(赤壁)。
2.唱支歌:都已经是隔了三届的学生了,看得出林俊杰的歌《曹操》仍是学生的最爱,当一个学生开始时,一个班级的学生都能跟着哼起来:“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⑤一首歌可以带动一个班的气氛。
3.情境假设:学汉武帝思想上兴儒学的措施时,利用课本上的砖刻“讲经图”,假设这幅图反映的是西汉太学的授课情况,那么讲经的老师应该叫什么?学生称什么?讲授的内容最有可能是什么?
4.穿越时空:我国早期留美攻读世界史的教授何炳松认为,历史课关键“就是要使得过去能够活现出来,所谓活现,就是说要使学生产生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⑤学习“孝文帝改革”这一课时,我请坐在前面的一位比较开朗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请他以一位鲜卑族拓跋部贵族少年的身份穿越时空到达孝文帝改革的时代,那是他跟随孝文帝的大队人马,从平城到达了洛阳,他会发生哪些改变?学生立即情绪高涨:改什么姓,穿什么衣服,要学习什么语言,写什么字,娶什么样的老婆?如此等等一一安排的十分妥当,同学们讨论、设计的很高兴,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也就很轻
5.动手实践:以前学习到“活字印刷术”这一课时,曾有老师叫学生在橡皮上刻一个自己名字的阳文,并涂上墨水,体会活字印刷术。学习到“中国文字的演变”时,可以叫同学自己各写一个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字体,当学生亲自实践时,就会对字体的演变别有一番深刻的印象。
6.改变提问方式:每节课课前的复习环节由于复习时间短暂,学生站起来回答时往往由于紧张,记忆效果并不好。我尝试了以下改变:首先,改变提问的方式。有效利用课本地图、图片完成知识的回顾,便于学生知识的储存,兴趣的增加。如远古的传说这一课,可以让学生看P13、14炎帝陵、黄帝陵图片,然后再问他们生活在什么流域,人文始祖指谁?看P15大禹治水图片,说出禹治水的流域、方法。其次,通过练习,达到提问的效果,可以通过《探究与训练》的选择题,达到复习的效果。
7.细用练习:当堂完成作业,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是对学生的珍爱,是提高学习效率保证知识巩固的重要环节。“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探究与训练》题目设计的很新颖,有效,有些学校课堂不用,失去了练习的作用。适时完成《探究与训练》上的题目,用在课堂中间、结束、开始,都可以,关键是保证学生的认真完成和对知识的理解。
8.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课上可根据教学程序播放,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减轻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的劳动强度,同时节约了上课时间,增强了知识的训练力度,加大了课外知识的传授容量,这样教师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里,教师传授的知识相对丰富,学生真正学习的东西也相应地增多了,提高课堂效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