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肠病毒防治宣导.ppt
洗手設備 肥皂或洗手乳。 擦手紙或自備手帕。 洗手臺(適合洗手者的高度)。 洗手臺(適合洗手者的高度) 適合民眾的消毒方法 依據腸病毒的特性 -化學製劑:含氯漂白水 -溫度:煮沸 -紫外線:日曬 消毒水泡製方式 市售消毒劑 漂白水(市售漂白水次氯酸鈉濃度5%計算) -200ppm,次氯酸鈉濃度為0.02% 4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2瓢) (8瓶大瓶寶特瓶) -500ppm,次氯酸鈉濃度為0.05% 100c.c漂白水+10公升清水中 (免洗湯匙5瓢) (8瓶大瓶寶特瓶) 免洗湯匙一瓢約20c.c 大瓶寶特瓶一罐約1250c.c 消毒重點 以重點消毒取代大規模噴藥消毒 善用戶外紫外線 這招如何? 腸病毒防治宣導 健康中心摘自大同國小 腸病毒特性 屬picornviridae(小RNA病毒) 無外殼、正20面體、直徑30nm、內含一條單股RNA 不耐強鹼、56℃以上高溫會失去活性、紫外線可降低活性,甲醛、含氯漂白水等化學物質可抑制活性 流行季節 臺灣地區全年都有感染個案 一般以四月到九月為流行期,病例較多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糞口、水、手部污染 飛沬傳染:病人的口鼻分泌物、飛抹、咳嗽、打噴嚏 接觸傳染:皮膚水泡潰瘍 潛伏期:2至10天(平均3至5天) 傳染力及傳染期間 發病之前幾天,即具有傳染力 在口鼻分泌物中可持續1週以上,在腸道可持續6到8週(病程) 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強 發病二週後,咽喉病毒排出量減少 家庭或人群密集處傳染力高 感染過腸病毒之後的免疫力 腸病毒群共有數十種病毒,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再接觸同一種病毒時,大多不會再發病。 腸病毒感染之致命機率 大多數腸病毒感染者,症狀都很輕微,甚至沒有症狀。 致死率一般推估約十萬分之一到萬分之一。 99.9%以上的患者都會完全恢復。 腸病毒防治面臨問題 腸病毒型別眾多,且患者感染後可長期排放病毒 傳染途徑多元-飛抹、糞口、接觸 不顯性感染多,不自覺為病毒散播者 目前除小兒麻痺病毒外,尚無疫苗或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 症狀 大多是無症狀感染,或只有發燒等類似一般感冒症狀 三歲以下幼童感染,併發嚴重中樞神經症狀之比率較高 疱疹性咽峽炎 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疱或潰瘍 疱疹性咽峽炎 病程為4到6天。 多數病例輕微,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通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 克沙奇A1-10、A16 、 A22型病毒、 腸病毒71型。 疱疹性咽峽炎 手足口病 發燒及身體手部、足部及口腔黏膜出現小水泡。 病程為7-10天。 通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有些需要住院給予點滴。 克沙奇A4、A5、A9、A10、A16 B2、B5型病毒、 腸病毒71型。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前兆病徵 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上述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疹3至4天後出現 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持續嘔吐 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腸病毒患者之處理與治療 絕大多數症狀輕微,7到10天自然痊癒。 無特殊之治療方法,醫師大多給予對抗症狀之支持性療法,疑似重症患者給予免疫球蛋白。 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且處理完畢須立即洗手。 多補充水分,多休息,學童儘量請假在家休息,以避免傳染給同學。 對家中之第二個病患要特別小心,其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特別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持續性嘔吐、肌抽躍等。 什麼情況下必須立刻就醫? 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等,一般神經併發症是在發病3至4天後出現。 肌躍型抽搐(全身性肌肉收縮) 持續嘔吐 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腸病毒重症333口訣 第一危:3歲以下危險族群 第二危:感染後3天內危險期 第三危:3個危險症狀 昏睡 持續嘔吐 肌躍型抽搐 患者的飲食 流質、涼軟的食物 -冰淇淋、果凍、布丁、仙草、運動 飲料、果汁、優酪乳、豆花 補充水分 患者食器應分開處理 一般民眾如何預防腸病毒? 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玩具常清洗,不放口裡咬 避免傳染,避免到擁擠的公共場所 生病時儘早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家裡的清潔與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