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使用.ppt
FNQs的合理使用小结 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掌握每一品种的特征 制定合理的用药剂量及疗程 考虑个体因素 避免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减少机体在阳光下暴晒时间 考虑特殊人群 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药理学(8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3.肖永红,喹诺酮类药物药理与安全性 4.王睿,抗菌药物PK-PD与临床应用研究 5.刘明亮,喹诺酮的演变.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27(2):69-75 6.胡应权,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构效关系初探.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2):126-128 谢谢! 2009年我院临床支原体的FNQs耐药率 药物 解脲支原体 (218) 人型支原体(155) 环丙沙星 82.4% (136) 96.4% (83) 氧氟沙星 47.2% (218) 79.9% (154) 左氧氟沙星 12.3% (81) 45.8% (72) FNQs的耐药形势 防止FNQs耐药性的发展 临床用药应有明确的应用指征,不应用于轻微感染者和没有希望获得治疗效果的感染者。 用药前尽可能分离出病原菌,并做药敏试验,减少无根据预防用药。 正规治疗72h后,如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好转或者有加重者,可考虑换药。 掌握合适的剂量与疗程,不将本类药物作为局部外用药,防止诱发耐药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干预措施 ——《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 药物不良反应(ADR) 胃肠道反应 肝毒性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皮肤及光敏毒性 关节病变 肌腱炎 心血管毒性 致血糖改变 过敏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肾毒性 其他 中枢神经系统ADR 机制: 分子结构含氟,具有一定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增加中枢细胞内渗透压,使神经细胞水肿,导致颅内压升高。 阻断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与受体结合,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其他途径:N-甲基-D-门冬酰腺苷受体激活;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激活。 表现:发生率17%。 轻—中度:头昏\头痛、眩晕、失眠、视觉异常(长期大量用药可致白内障、视力丧失、色觉障碍),震颤。 重度—神志异常、幻觉、抽搐/惊厥。 中枢神经系统ADR 相关性: 与剂量,基础性疾病,性别,年龄(45岁以下)有关。 与7位侧链结构有关。 进餐后和睡觉前服药可明显降低眩晕和头痛的发生率。 常见药物:曲伐沙星,格帕沙星,莫西沙星 发生率:曲伐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危险人群:合用NSAID或CYP450抑制剂,有精神病史、癫痫史、脑血管硬化者。 光敏毒性 机制:FQNs进入皮肤受紫外光照射,药物吸收的光能激发活性氧产生,启动炎症反应而损伤皮肤。 表现:光毒性反应的表现:红斑、水肿、色素沉着等,严重者出现大疱性皮炎。 相关性:与剂量密切相关。 光毒性还与8位母核上取代基团、紫外光照射强度和时间,以及机体自身的敏感性有关。而与年龄无关。 光敏毒性 8位取代基的光毒性比较:F≥ClNHCF3OCH3 代表药物: F—司帕沙星、氟罗沙星、洛美沙星 Cl—克林沙星 OCH3—加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 药物的光毒性比较: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依诺沙星克林沙星曲伐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 关节病变 早年动物实验,服用喹诺酮药物100-500 mg/kg.d后,其负重关节软骨发生破坏性改变,部分动物表现关节肿胀,活动受限。 关节病变 软骨毒性的机制:FQNs与镁离子发生螯合反应,造成局部镁离子缺乏,进而阻碍了镁离子依赖的整合素与细胞基质的信号转导,导致细胞基质的退变,损伤了软骨细胞,造成软骨细胞坏死与硫酸软骨素空泡。 表现:关节僵硬,颌关节痛。大多可逆。 相关性:年龄,剂量。 成人和儿童分别约为0.1%和2%-3%。 所有FQNs都可造成软骨损伤。 代表药物:培氟沙星 关节病变 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学者观点:不宜用于18岁下骨髂生长发育尚未完全儿童患者,但在目前尚无其他有效安全治疗药物的感染患者,可充分权衡利弊后采用,如假单胞菌感染引起儿童肺囊性纤维化(目前氟喹诺酮在儿科领域应用的有关资料主要是关于环丙沙星的),但尚需进行严格对照试验,以确定其治疗作用和远期安全性(骨、关节
文档评论(0)